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時如何改掉自身的壞脾氣

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永遠是虧本的, 那就是發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 脾氣越大, 教育效果越差。 那麼如何改掉自身的壞脾氣和孩子溝通呢。

1、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 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與其發火動怒, 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 不要一上來就咋呼, 火冒三丈, 你怎麼還沒寫, 天天就知道玩。 搞的孩子心裡不痛快, 一些壞的習慣絲毫沒有因你的發火而改觀。

你完全可以這樣說, 你不按時完成作業,

Advertisiment
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 我會覺得很開心……這樣做的好處是, 既能達到目的, 又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表面看上去輕描淡寫, 卻能四兩撥千斤。 教育中的“點到為止”, 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教育的力量是一個累加過程, 一次這樣做, 未必能看到效果, 長期堅持就會看到驚人變化。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 看上去是為孩子, 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2、靜心思考, 以寫宣洩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 就像把黴變的東西放在沙發下, 雖看不到, 但卻被難聞的味道困擾著。 曾經做企業的時候, 老太太處理自己脾氣時有一個成功經驗,

Advertisiment
就是凡遇到不順心的事, 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或筆記本, 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 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寫出來後, 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 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 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記憶體空間”去幹有意義事, 效果非常好。

3、不把壞情緒傳遞給孩子, 讓愛人做你的心理醫生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 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 她說之所以從不發火, 實際上是因為她有一個心理醫生的愛人。

她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事, 被老闆罵也好、被朋友誤解也罷, 只要回家跟愛人傾訴一番, 心情就會恢復平靜, 從不擔心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

比如, 當她氣急敗壞的跟愛人說某人的“壞”時,

Advertisiment
愛人不必要跟著煽風點火、獻計獻策, 只要靜靜的聽, 跟著她的情緒說“恩 , 是的, 你肯定氣壞了!你真是太生氣了……”只要尊重她的感受, 就可讓她的情緒得到宣洩。 然後再平靜下來理清思路, 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在心理學上叫“共情”。

當對方氣的發瘋、發狂時, 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 並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 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前所未有的被理解之感, 讓對方永遠珍惜你這位生活中的“知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