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心口不一怎麼辦?為什麼總和孩子他爸起衝突!

三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呈現什麼問題?

首先三歲階段的孩子情緒易受外界影響而波動。 經常莫名的發脾氣, 這個現象在這個年齡階段中孩子很常見;可能上一秒還很高興的玩, 不知道什麼原因孩子會無故摔東西, 甚至對自己的父母有攻擊行為。 這些行為所傳遞的其實是孩子要開始獨立的意願, 可是他有還沒有完全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沒有找到平衡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顯得很不成熟;這個時候父母是需要多鼓勵自己孩子正向的行為的, 而不是不加以區別的對待, 因為那樣做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Advertisiment
家長也需要給孩子一個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

作為父母如何來協調這些差異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 所以造就了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不同, 尤其在孩子的教育上會出現差異。 如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統一觀點和認識。

在孩子面前需要保持一致的態度, 有可能家庭成員的某一方在教育孩子時採取的方式不是另外一方所能接受的, 這個時候是需要保持克制和寬容的, 不能採取當面指責和發生爭執, 尤其是孩子在場的情況, 是需要維護相互之間的尊嚴和在孩子之中的形象的, 特別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能為了說明對方的教育模式不符合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採取貶低對方的方式;需要保持克制的態度, 避免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通過合適的機會還有合理的方式來跟對方溝通自己的觀點, 我們不建議為了避免產生矛盾就撒手不管, 甚至自己置身度外, 反正我做的都是你們不認可的, 我說什麼都沒有用, 以一種消極的方式來抵觸孩子教育中家長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這個可能雙方都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探討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以徵詢的方式和誠懇的態度來化解雙方的分歧,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達成共識和一致, 一方在教育的時候做好配合和協調工作;有不認同的地方時候找合適的機會來進行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盡可能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求同存異。

Advertisiment

在教育方式上需要相互不斷學習共同成長, 提高認識。 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分歧是很正常的, 家庭成員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訴求是有道理的, 有時就會陷入一個無解的狀態當中, 你說的有道理, 我說的也有道理, 但是最後聽誰的呢?誰說的又是對的呢?想要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 可能就需要拿出一些實證來說明自己這樣做是能幫助到孩子成長的, 給對方一個表達的機會和時間, 而不是對方一說什麼就全盤否定, 只是不利於相互交流和溝通的, 因此需要雙方要放下各自的成見來共同學習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達到相互成長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