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您與寶寶溝通的實用技巧

“寶寶, 怎樣才能讓你喜歡我呢?”

接近性溝通

寶寶不滿一歲的時候, 只能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 有些父母費盡心思去猜想寶寶在說些什麼。 實際上, 他們不過在學習說話而已。 要想真正進入寶寶的世界, 請您按下面的步驟試試:

多與寶寶皮膚接觸

簡單的辦法就是多抱抱寶寶, 溫柔地撫摸寶寶的頭、臉和身體等, 讓寶寶感到舒適愉快。 稍微複雜一點的是進行嬰兒按摩。 父母可以借著按摩寶寶的過程認識小寶寶所發出的種種資訊, 進而增進彼此的瞭解。

在按摩的過程中, 寶寶可以看到父母熟悉的臉龐、聞到父母身上特有的體味、聽到他們發出的獨特的聲音和體驗肌膚之親等等,

Advertisiment
寶寶會感到無比的滿足。 建議每個新手父母都去學一下5-10分鐘的簡易嬰兒按摩操。

不妨與寶寶聊聊天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 父母可以用緩慢、柔和的語調對他說話。 如“乖寶寶, 爸爸媽媽好喜歡你呀!”“寶寶餓了吧?媽媽去做好吃的!”等等。 這個時候父母還要溫柔地看著孩子的眼睛, 輕輕地呼喚著孩子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 餵奶是媽媽與寶寶親近的最佳時機。 聊天活動可以每天進行2—3次, 每次2—3分鐘。

多多模仿寶寶的聲音和動作

對於寶寶伊呀學語發出的呢喃聲, 父母要盡可能去模仿。 這樣的回應會使寶寶很興奮, 就像拿到了一個新玩具。

Advertisiment
為了得到應答, 寶寶會更積極地學發聲。 父母還可以發出別的聲音等寶寶的回應, 以便讓他認識聲音與人的溝通作用。 同時父母也可以去刻意模仿孩子的動作與表情, 他同樣會因此而興奮不已。 反過來, 假如父母做了一些誇張的動作, 寶寶也能學得惟妙惟肖。

用笑聲和音樂去感染寶寶

快一歲的寶寶已經具有了一點幽默感。 他喜歡看著別人對他笑, 也喜歡對著別人不停地笑。 這時候的父母要毫不吝惜地對孩子展露笑顏, 並且用笑聲來表示贊許。 另外, 寶寶開始懂禮貌, 會揮手跟別人告別。 年輕父母千萬不能忽視的是:與寶寶分別的時候, 記住一定要親吻他, 和他愉快地道別;回來時, 也要向他問好。

平時, 父母可以隨著輕鬆活潑的節奏,

Advertisiment
拉著懷中小寶寶的手翩翩起舞。 當寶寶入睡的時候, 父母可以輕拍他的小身體, 對他哼唱動聽的搖籃曲或播放輕柔的催眠曲。

“寶寶, 我該怎樣拒絕你而又不傷害你呢?”

拒絕性溝通

寶寶到了兩歲, 已經能夠說很多話了。 同時, 他們變得越來越不講道理, 喜歡跟大人搗蛋, 還時不時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 別急, 自有溝通妙計, 請您運用下面的策略:

巧用“冷處理”

兩歲左右的寶寶會故意做一些惡作劇, 以觀察父母的“緊張”反應。 比如父母對他說:“別打開電視機, 我們幹點別的事。 ”話音未落, 寶寶故意跑過去把電視打開了, 然後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等著父母發作, 他好看“熱鬧”。 這時, 父母應當故意裝作看不見, 自己去幹別的事。

Advertisiment
當他討個沒趣後, 就會漸漸停止這種惡作劇。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對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有危險的活動, 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進行軟處理。 如寶寶已經吃了很多冷飲, 還想再吃。 父母先不要正面回答他, 可以讓孩子打開電視機看一些有趣的節目,

也可以給他最喜歡的一件玩具, 或者乾脆帶孩子到外面去玩等等。 當然, 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 可以故意讓他贏上一二個回合, 也可以滿足他“當家作主”的願望。

給寶寶餵食適量維生素“N”

除了委婉地給寶寶吃“閉門羹”之外, 父母也應當向他提供學習服從的機會, 即堅定地對他說“不”。 這也就是所謂的“最佳挫折訓練”。 當然在此之前, 父母要充分衡量寶寶的心理承受能力,

Advertisiment
切忌對他的心靈造成傷害。 必要時對寶寶說“不”, 等於給寶寶適量的維生素“N”(即NO, 英文“不”), 這對於寶寶的心理健康是一種有益的營養素。 “寶寶, 你真的長大了!”

平等性溝通

三歲的寶寶喜歡獨立做一些事情。 他們的感情很豐富, 對待父母比以前體貼和乖巧多了。 父母在備感欣慰的同時, 開始考慮是否該用更尊重的態度、更平等的方式與寶寶交流。 不妨學學下麵這幾招:

耐心當好寶寶的聽眾

無論寶寶講什麼, 父母都要表現出認真聆聽的樣子, 讓他感覺到爸爸媽媽很喜歡聽他說話, 以此激發他的表達欲望。 在寶寶漫無邊際的講述中, 父母可以瞭解他的真實想法, 發現事情的真正原因, 便於說服教育。 所以, 和寶寶交談時, 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樣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

和寶寶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寶寶的心理能量也不可小覷的,他們有時也可以幫助父母解開心結。父母遇到煩惱的時候,不妨向寶寶坦露自己的想法,當然要用比較形象的方法證明,否則孩子會聽不明白。比如有一位元母親在工作單位挨了批評,回家問自己的寶寶:“假如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是做不好,媽媽罵了你,你會怎麼想?”寶寶可能會說:“那我就再做,做好了媽媽就會表揚我的。”這個回答使這位母親一下子感到海闊天空。

邀請寶寶一起參與家務勞動

這個時候的寶寶特別想為大人做點事,但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父母應該給他們提供一些機會好好表現。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穿脫衣服、上廁所、自己吃飯、收拾玩具等等。此外,父母還可以主動提出要孩子幫忙做事。比如打掃衛生的時候,父母在拖地板的時候,可以建議寶寶拿一塊小抹布擦擦自己的小凳子。

和寶寶共商一些家庭事務

如果家裡想買一台新的大彩電,父母不妨參考一下寶寶的意見。寶寶可能會拍手說:“好啊!”也可能指著舊電視說:“我喜歡這台。”如果家裡正重新裝修,父母忙著討論每個房間的塗料顏色,這時候寶寶同樣具有發言權。他可能會興奮地說:“我的房間要粉紅色,爸爸媽媽的房間要淡淡的黃色……”學會溝通也是為人父母的一門必修課,你順利地通過了嗎?

章淼榕

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樣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

和寶寶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寶寶的心理能量也不可小覷的,他們有時也可以幫助父母解開心結。父母遇到煩惱的時候,不妨向寶寶坦露自己的想法,當然要用比較形象的方法證明,否則孩子會聽不明白。比如有一位元母親在工作單位挨了批評,回家問自己的寶寶:“假如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次就是做不好,媽媽罵了你,你會怎麼想?”寶寶可能會說:“那我就再做,做好了媽媽就會表揚我的。”這個回答使這位母親一下子感到海闊天空。

邀請寶寶一起參與家務勞動

這個時候的寶寶特別想為大人做點事,但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父母應該給他們提供一些機會好好表現。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穿脫衣服、上廁所、自己吃飯、收拾玩具等等。此外,父母還可以主動提出要孩子幫忙做事。比如打掃衛生的時候,父母在拖地板的時候,可以建議寶寶拿一塊小抹布擦擦自己的小凳子。

和寶寶共商一些家庭事務

如果家裡想買一台新的大彩電,父母不妨參考一下寶寶的意見。寶寶可能會拍手說:“好啊!”也可能指著舊電視說:“我喜歡這台。”如果家裡正重新裝修,父母忙著討論每個房間的塗料顏色,這時候寶寶同樣具有發言權。他可能會興奮地說:“我的房間要粉紅色,爸爸媽媽的房間要淡淡的黃色……”學會溝通也是為人父母的一門必修課,你順利地通過了嗎?

章淼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