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做會收拾玩具的好孩子

學齡前的孩子都十分喜歡玩玩具, 但他們玩完就丟下不管, 常常把玩具搞到滿屋子都是。 那如何教育孩子做個會收拾、有愛心的好孩子呢?

眾所周知, 學齡前的孩子都十分喜歡玩玩具, 但他們玩完就丟下不管, 又拿另一個玩, 常常把玩具搞到滿屋子都是;父母吩咐其收拾, 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 到最後, 還得父母來收拾。 這讓不少父母感到很無奈:如何教育孩子做個會收拾、有愛心的好孩子呢?

鐘村育英小學的蔣敏貞老師講起自己的經驗之談。 “我把寶寶的玩具或者他身邊感興趣的事物都說"活"了,

Advertisiment
這樣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那次, 兒子玩完了積木後, 她沒有像往常那樣要求他馬上把玩具收拾起來, 因為她知道這樣要求他太費勁了, 而且他也不願意收拾, 總是又哭又鬧的。

當時, 她靈機一觸, 對兒子說:“玩具寶寶也有一個家。 ”她指著積木桶, 接著對兒子說:“積木爸爸、積木媽媽都想寶寶回去睡覺呢, 你能把積木寶寶送回家嗎?”兒子興奮地說:“能呀!”說著, 雙手一起拿起“積木寶寶”, 把它們“摔”回“家”了。 看到這, 她在一旁故意痛苦地說著:“唉呀!積木寶寶好痛呀!可以輕一點嗎?”他好像自己受傷了一樣, 輕輕地摸了積木寶寶一下:“痛嗎?對不起, 我會輕一點兒的了。 ”說著, 真的輕輕地把每一件積木放進桶裡。

第二天, 兒子玩完積木後,

Advertisiment
竟然主動跟蔣老師說:“媽媽, 積木寶寶要回家了, 我要把它們送回家。 ”說著, 自己把積木一件一件輕輕地“送回了家”。 “在往後的一段日子裡, 他都十分積極、主動地把玩具寶寶、書寶寶送回家。 我教育他拿過的東西都得把它們"送回家"。 他每次都記得把東西放回原處, 有的時候還會說:"如果沒有把它們送回家, 他們就很可憐了!"”

可見, 有的時候, 作為父母的我們, 真的可以費些心思在語言上, 掌握一些跟孩子說話的技巧, 把話說得生動些, 這樣不但有助於與孩子溝通, 更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