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媽媽發現寶寶哭泣的秘密!

哭, 是寶寶心理情緒的一種外在表現, 寶寶每一次哭泣都有自己的理由。 如果父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哭泣的理由

哭, 有很多原因, 比如有的寶寶天生敏感、感情脆弱, 對新環境適應能力差, 遇到陌生的人或環境, 內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謹、不知所措, 甚至恐懼。 他們常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 並用哭來宣洩。 寶寶的這種敏感氣質可能與遺傳有關。

家人的過度保護、溺愛遷就也容易導致寶寶愛哭, 因為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寶寶, 受不了一丁點兒的委屈, 遇事除了會哭, 別無選擇。

Advertisiment

也有的寶寶, 遇到事情不知所措, 便以“哭”聲告急。 其實, 他們是在尋求依賴, 是害怕挫折、缺乏應變能力和自信心的表現。

哭, 也是某些寶寶用來威脅成人、滿足自己要求的一個“殺手鐧”。 起初, 寶寶只是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失落和委屈, 是情感的宣洩。 可是, 有的家長一看見寶寶的眼淚心就軟, 立刻妥協, 這就給寶寶一種錯覺, 只要哭就可以得到一切。 所以在“初戰告捷”之後, 寶寶就把“哭”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靈丹妙藥了。

如何幫孩子減少眼淚

1、找個樂觀的小夥伴

對於不容易適應新環境的寶寶, 父母最好請熟悉的小朋友到家裡玩兒, 然後再帶自己的寶寶去“回訪”。 以此為開端, 幫他接觸更多的小朋友、熟悉他們的爸爸媽媽;慢慢地,

Advertisiment
寶寶就能適應、不再感到害怕了。 另外, 媽媽找個活潑開朗、愛說愛笑的寶寶做自己寶寶的長期玩伴、讓這個“開心果”帶帶他, 過一段時間, 你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受到了積極的影響。

哭, 是寶寶心理情緒的一種外在表現, 寶寶每一次哭泣都有自己的理由。 如果父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2、父母先沉住氣

面對寶寶的哭, 父母在確認沒有發生危險的情況下, 最好輕描淡寫地說一聲“沒關係”, 寶寶會因此覺得自己真的是安全的。 等寶寶安靜下來, 再講道理, 讓他知道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不必大驚小怪。

3、聽故事做遊戲

借助聽故事、講圖畫書的方式, 對寶寶進行勇敢者教育, 使之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

Advertisiment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做一個堅強的寶寶。 同時, 也可以多帶寶寶做一些對他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 這些“勇敢者”遊戲也可以使寶寶越來越“皮實”。

4、鼓勵寶寶說出來

鼓勵寶寶在遇到困難或有要求時說出來, 爸爸媽媽才有可能幫助、滿足他。 另外, 讓寶寶懂得:世上還有很多不能隨心所欲的事, 要學會忍耐、堅持, 然後去戰勝困難。

5、學習承擔挫敗感

教寶寶掌握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 平時放手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讓他們學會適當承擔一些挫敗感, 性格堅強些自然就會減少哭泣。

6、轉移目標

在寶寶情緒失控的時候, 媽媽最好給他一些新的提示, 比如“你想不想到院中的水池裡撈魚?”當然, 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看動畫片的方式,

Advertisiment
使寶寶的情緒平靜下來。

7、撤回你的關注

如果寶寶對父母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 父母就要立刻撤回對他的關注, 有條件的話可以與寶寶分開, 但是, 態度要平靜, 不要讓寶寶感到你生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