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鑒別小兒異位性皮炎的辦法

寶寶身體沒有異狀, 可是卻整天哭鬧不休,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也許你該注意他是否有皮膚騷癢的問題。 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外, 生活上的照顧更是重要, 父母要格外用心才行。

鑒別小兒異位性皮炎的辦法

異位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 是一種皮膚疾病, 由於新生兒的症狀表現不明顯, 只是比較容易哭鬧, 所以通常父母要到寶寶幾個月後才會發現問題。 這些異位性皮炎寶寶具有遺傳性過敏體質, 又受到後天環境(污染、過敏原)的刺激, 就會經常發病, 雖然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會自然好轉, 但是及早持續治療,

Advertisiment
可以增加痊癒的機會, 尤其是嬰幼兒期, 保護寶寶皮膚舒爽、減少搔癢感, 並提供低過敏環境, 不但能幫助他早日解脫異位性皮炎的痛苦, 同時也可減少父母育兒的煩惱。

異位性皮炎小常識

異位性皮炎是一種好發于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病, 幼兒時期的異位性疾病, 包括異位性皮炎、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結膜炎, 這些都與個人體質及家族特殊敏感病史有密切關係。 所以異位性皮炎與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往往是“三位一體”, 寶寶只要有其中一種症狀, 另外兩種也會隨之出現。

嬰幼兒期患者的皮膚呈現大片乾燥紅斑、丘疹, 並伴有繼發性小水泡性、滲出性及結痂性病灶, 成人期則會慢慢增厚,

Advertisiment
兒童期介於兩者之間, 但並非每個病童都會完全經歷這三期的變化。 除了皮膚表面的變化外, 另一大特徵就是癢, 季節變換、環境變化及外界刺激, 都可能造成癢感而導致幼兒搔抓, 而搔抓又會引起疹子, 起疹子又會導致搔癢, 如此惡性循環, 不易痊癒。

三階段病程

據統計大約有3~5%的孩童(6個月~10歲)患有異位性皮炎, 且60%在1歲前發病, 其中病情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 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佈常將異位性皮炎的病程為三期:

嬰幼兒期(2個月~2歲)除了尿布包覆的範圍外, 幾乎全身都會波及, 尤其臉部、頸部及四肢的伸側及屈側部分。

兒童期(2~12歲)大部分發生在手臂前凹窩、月國窩部等四肢屈側部位, 手腳掌前端及頸部也是好發部位,

Advertisiment
比較嚴重的甚至可蔓延到全身。

越小的寶寶異位性皮炎的表現越不明顯, 但是如果父母能留心一些細節, 仍可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 以下是醫生提供給父母判別寶寶異位元性皮炎的方式:

1、家族中有很多人有此困擾。

2、寶寶的皮膚比其他小朋友乾燥。

3、寶寶經常哭鬧, 尤其是夏天。

4、寶寶皮膚上經常出現紅色疹子。

5、寶寶經常搓揉眼睛。

6、寶寶經常流鼻涕。

7、寶寶打噴嚏的次數比一般小朋友多。

8、寶寶的眼睛總是紅紅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