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在孕期及哺乳期如何選擇文胸

懷孕之後, 孕媽媽的體態日漸改變, 在體內激素的刺激下, 乳腺管增生, 乳腺泡發育, 乳☆禁☆房組織發育增大, 乳☆禁☆頭也變得較為敏感, 這時候必須換穿合身、舒適的內衣, 才能呵護孕媽媽的胸部, 散發最美麗的“孕”味!
選購技巧

1、一定要買孕期內衣
選購內衣時一定要記得購買專業生產孕期及哺乳期內衣的品牌旗下的內衣, 因為孕期內衣要求舒適透氣孕婦內衣(有些廠商稱之為哺乳內衣, 罩杯有雙層設計, 可掀開方便孕媽咪產後哺乳), 和一般內衣不同之處有四點:第一是支撐逐漸長大的胸部, 其次是不壓迫乳腺,
Advertisiment
第三是不壓迫乳☆禁☆頭;第四是因為孕媽咪的肌膚特別敏感, 因此, 內衣的材質較一般女性內衣更加細膩, 且多以棉質為主。
2、顏色以淺色最佳
懷孕前為了搭配衣服或為了美觀, 時常會選擇色彩鮮豔或深色系列的內衣, 但是懷孕後所穿的內衣, 最好選擇淺色系。
顏色亮麗的布料, 通常都添加了染色劑和螢光劑, 才能保持色彩的明亮度, 可是懷孕的孕媽媽們皮膚變得非常敏感, 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有可能會產生過敏的現象, 因此淺色系是最佳選擇。
3、分階段購買
懷孕期間乳☆禁☆房持續脹大, 需要不斷購買合適的內衣。 基本上孕媽媽可以分兩個時段選購內衣。 第一次可以選在懷孕初期, 開始察覺胸部變大, 以前的胸罩已經過緊的時候購買;等到懷孕中、後期,
Advertisiment
也就是大約七八個月的時候, 胸部更加脹大, 再進行第二次選購。 這樣基本上就能滿足需求了。

4、預留罩杯和背扣的空間
懷孕期間, 乳☆禁☆房可能會增加2~3CUP不等, 因此業者建議, 在選擇內衣時, 罩杯的部份建議孕媽咪可以先預留兩個手指頭立起的空間, 假使孕媽媽擔心罩杯可能太松, 則可放置一個乳☆禁☆頭保護墊, 一方面保護敏感的乳☆禁☆頭免於布料的摩擦, 也能讓內衣更加合身。
5、仔細檢查小地方
除了試穿之外, 也不要忘記好好檢查一下內衣的接縫處是不是平整, 肩帶的寬度會不會太細, 縫合的地方有沒有多餘、凸出的線頭, 這些小細節都關係著穿起來的舒適感, 所以也不能大意。
好內衣具備的條件

彈性、透氣布料
內衣可以說是孕婦的第二層皮膚,
Advertisiment
孕媽媽要整天穿在身上, 所以內衣材料一定要有彈性, 穿起來的時候才能和整個乳☆禁☆房緊密貼合。 除了彈性, 材料的排汗、透氣性也要好, 因為孕婦容易流汗, 如果內衣透氣性不好, 乳☆禁☆房的皺褶處很容易悶熱, 就會出現皮膚濕疹、汗疹。
在懷孕初期若感到胸悶、孕吐狀況嚴重, 或是產後胸部為了哺乳而漲奶, 這些狀況下就不建議穿著有鋼絲的內衣, 以減少胸部壓迫。 假使孕媽咪沒有上述的不適感, 則建議選擇軟鋼絲的內衣。
寬版肩帶
肩帶是內衣的靈魂, 孕婦內衣的肩帶更是不能忽視。 孕婦要選擇肩帶比一般內衣寬一些的胸罩, 如此才能承受乳☆禁☆房的重量, 並減輕肩頸的負擔。
Advertisiment

美背式U形設計
一般內衣的背溝設計大多呈一字形, 但是孕婦儘量不要選擇這種一字形背溝的內衣, 而要挑選U字形的美背式設計。 U字形的設計能和肩帶配合, 一起撐起身體的重量。
(實習編輯:溫豔芳)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哺乳期如何補鈣?

    哺乳期的媽媽因為要給寶寶餵奶,所以每天大約有300毫克的鈣給了寶寶,加上一個正常的人每天需要的鈣量,哺乳期的媽媽每天鈣的需要量是1500毫克,所以每天最少要喝一袋奶,吃一個雞蛋,並且適當的吃一些鈣質... [詳細答案]

  • 5回答

    哺乳期如何預防懷孕?

    哺乳期的新媽媽不可服用避孕藥,最理想的避孕方法就是使用避孕套,產後6個月以後還在哺乳的女性,可以考慮放置宮內節育環,這也是一個哺乳期女性比較常見的避孕方法,也有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做絕育手術,這是一種永... [詳細答案]

  • 3回答

    哺乳期如何預防乳腺炎?各位寶媽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其實在哺乳期間,你應通過以下來預防產後乳腺炎:1、哺乳姿勢要正確,一般採取坐位,上身自然挺立,這樣既有利於乳汁順暢地排出,又有利於寶寶下嚥乳汁。2、要好好的把握餵奶時間,一般一次應是在15分鐘左右。...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產後哺乳期如何避孕

    你好,產後哺乳期不管是否來月經都需要重視避孕事宜,在避孕方式上比較推薦的是宮內節育器方式,在產後42天複診時只要子宮恢復正常,沒有禁忌症,就可以放置宮內節育器;此外可以採用避孕套、皮下埋植劑方式避孕...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媽在哺乳期如何保證充足的母乳?

    新媽在孕產期哺乳期要做好乳☆禁☆房保健工作,同時要掌握母乳餵養技巧,正確餵奶體位,含接姿勢和擠奶方法。在日常飲食中要做到營養充足,花樣多、品種齊、多喝湯。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