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開你的手,孩子才能獨立

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應該是從自我照顧能力開始, 然而, 父母頭腦裡一定要有一根弦——更重要的是獨立人格的培養。 一個真正具備獨立人格的人, 不僅會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還會更自信, 對環境、對未來都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獨立性不是父母主觀的要求, 而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內在需求。 這種需求從一兩歲有了自我意識便開始了。

孩子已經邁出了獨立自主的第一步, 作為父母, 應該怎樣配合孩子的成長呢?

放開你的手

似乎大家都知道一條生活定律:但凡媽媽不能幹, 她養出的兒女大多能幹。

Advertisiment
我的一個兒時好友即是如此, 她媽媽是那種能把任何一件家務事都做得一塌糊塗的人, 而她上小學就會做飯, 從初中到大學, 所有的毛衣都是自己親手織的。 她說沒辦法, 不自己做就什麼都沒有, 都是媽媽“逼”出來的。

好友現在開著一家公司, 她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還有個朋友從兒子懂事起就告誡他:“你是男生, 媽媽是女生, 男生就應該幫助女生、照顧女生。 ”所以, 去超市通常都是她在前面挑挑揀揀, 兒子跟在後面提筐推車。 現在兒子已經上初中了, 對媽媽從來都是知疼知熱。 朋友常得意地炫耀:“比老公強多了!”

我相信, 這個小男生會好好地愛他生命中的每個人。

從普通意義上講, 這兩位母親不能稱之為“好媽媽”,

Advertisiment
但正是她們的“無能”和“自私”, 卻在有意無意間使孩子擁有了自身最突出的優勢——獨立, 並且懂得怎樣關愛他人。 而這也是當前獨生子女普遍缺乏的素質。

我們都是能幹並且樂於為孩子付出所有的母親。 我們見不得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亂七八糟, 經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 我們親力親為, 百般呵護, 我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事業, 就是為了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我們打心眼兒裡還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像我們自己一樣獨立, 能像我們愛他們那樣愛我們。

所以, 當孩子動手抓飯往小嘴裡塞的時候就讓他抓吧, 當孩子把手裡的美食遞給我們品嘗時就安心地嘗一嘗吧, 我們心中那個將來獨立自主、充滿愛心的年輕人,

Advertisiment
就是這樣從我們的一個舉動、一個態度中成長起來的。

該出手時才出手

當孩子嘗試獨立時, 其實還是需要父母做後盾的, 父母只要傳遞給孩子一個訊息——我們對你有充分的信心, 但如果你需要我的話, 我會立刻出現。 也就是說, 父母只需“存在”, 切勿干擾, 與孩子保持距離, 只當有需要、有危險時才出現。

孩子雖然很想獨立完成某件事, 但畢竟能力有限, 當他遇到某些困難時, 自然會向父母求助, 所以, 父母的存在很重要, 培養孩子獨立, 不是放手不管, 而是要在恰當的時間出現。

給予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孩子才會放心地去探索, 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 安全感也分內在和外在。

熊壯壯4歲了, 帶他在外面玩已經可以很輕鬆了,

Advertisiment
因為他不會再纏著我跟他玩, 也不需要我時時關照他的安全, 他會主動去找小夥伴, 或者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世界裡。 但是, 他會把我“安置”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當他有需要的時候就會回來, 或者玩一圈再跑回來, 總之, 他知道我在那裡, 把自己撒出去的時候就很安心。

父母的存在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安全, 當他盡情去探索的時候才不會有什麼顧慮。 同時,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也會幫助他建立自信, 他會認為自己已能對自己的事做出決定。 孩子很受不了那種時時刻刻盯著自己的父母, 雖然父母完全是出於好心, 擔心孩子的安全, 擔心他與小夥伴發生糾紛……但孩子只會把這當成一種不信任而排斥。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要求父母做自己的隨身保鏢,

Advertisiment
適度的距離能讓孩子更加透徹地明白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他會感受到, 我被爸爸媽媽愛著, 關心著, 並不只限於我在他們的周圍的時候, 我不在他們身邊時, 他們也能同樣關心我。

這就是內在的安全感。 而外在的安全感, 是建立在環境之上的。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不必非要等到孩子自己有獨立意識才開始, 在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 儘量將家中的東西收拾好, 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空間, 就可以讓他自由在家中活動, 爬、抓、走, 讓他意識到, 家庭就是個安全的場所, 他可以自由行動。 這樣不僅可幫助孩子建立獨立的性格, 還可以建立起自信。

孩子還會因環境複雜而更加依賴父母, 什麼事情都要求父母幫助。 家裡雜亂無章的時候,孩子叫媽媽的頻率一定會很高,“媽媽幫我拿那個黃衣服的洋娃娃”,“媽媽我的小毛巾夠不著”……但如果家裡的環境簡單化,如孩子有固定的箱子放自己的物品,會較容易拿取日用品或玩具,也就可以自己作主做什麼、玩什麼,這就在無形中給孩子提供了獨立自主的機會。

最好給孩子提供自己的活動範圍,並教導及要求他保持這個空間的整潔,讓孩子學習負責任,那麼孩子也能更獨立。

去除依賴

有些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也很擔心。其實孩子依賴性強,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三類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的過分依賴——

1、 保姆型

這種現象很普遍。有位媽媽說,她知道女兒在幼稚園裡正學習自己穿脫衣服,可在家裡每天都得媽媽來做這些事。她說:“沒辦法,早上時間太緊張,女兒的動作又太慢,看著就著急,還不如自己來呢。”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擔心孩子的能力有限,或者對孩子缺乏耐心,凡事都為孩子代勞,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被扼殺。

改變策略——提供機會

父母應提供機會給孩子嘗試處理自己的事務。根據孩子的年齡及能力,讓他們做不同的嘗試,這樣,不單讓孩子增加自信,更能讓孩子學習自立。同時,父母也應有適量的耐性,在旁觀察孩子,切忌操之過急,動輒就指點孩子或乾脆直接上手。

早上的時間緊張,幫孩子穿衣服可以從完全由媽媽做過渡到孩子自己做,比如,媽媽幫孩子穿比較難穿的上衣,讓孩子自己穿褲子、襪子。也可以利用其它機會鍛煉孩子,洗澡前讓孩子自己脫衣服,洗完了自己換上睡衣,這也是一種練習的方式。自我照顧能力的培養可以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不會事事依賴成人的習慣。

2、 控制型

有位爸爸是公司老總,當領導習慣了,回家也要做領導,家人都得聽他的,寶貝女兒也一樣。他的理論是“就這一個千金,更不能慣”。他所謂的“不慣”,就是要孩子無條件地服從他,大小事聽從他的安排。他女兒已經上小學了,老師說,這孩子太沒主見,什麼事都不敢自己去做,他又反過來批評女兒沒出息。可憐的孩子,真是沒處講理去。

一些很強勢的父母,總是有掌管他人,控制他人的欲望。面對孩子更是如此,“你的生命都是我給的,當然要聽我的話!”在這種教養下成長的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意見,只得事事尋求父母的提示和幫助。

改變策略——提供指導

不要總是看不上孩子的行為,孩子從小到大就是學習的過程。如果擔心孩子的能力有限,可事前指導孩子,與孩子一起練習,待孩子熟練後,再讓他自己處理。比如,上面說的那個爸爸,女兒要向老師請假,他只下了個命令:“你自己給老師打電話。”這倒是在培養獨立能力,可小小的女兒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不知道該怎麼打,怎麼說。媽媽回來後,教導女兒用什麼的語氣,應該說些什麼,然後讓她親自給老師打電話,孩子也能把這件事做得很好。

3、 嚴厲型

還有的父母認為對孩子就應該嚴厲,經常敲打著,孩子才不會犯錯。即使做了好事,也不能輕易表揚,否則會使孩子飄飄然。有個小傢伙就對我說:“我什麼事都做不好,做什麼我媽都批我,還不如不做呢。”

孩子經常受到責備、恐嚇及批評,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無論遇到怎樣小的問題,都沒有信心及勇氣去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別人代為解決。這樣的孩子,怎麼會獨立自主呢?

改變策略——提供信心

鼓勵孩子遠勝於不斷的教訓和提醒。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能力,當孩子有機會發揮獨立能力時,應當給予讚賞和肯定,一句“做得好”,可以給孩子充分的信心,也能成為孩子努力學習獨立的原動力。

如果孩子已盡力而為,但成績未如理想,也應該不斷地鼓勵,欣賞孩子所做出的努力。避免只著眼於事情的結果及成績。父母的一點安慰,一句“不要緊,下次再試吧!”也足夠挽回孩子的信心,使他們重拾勇氣和力量。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是培養獨立人格非常重要的一點,從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問時就要耐心聆聽孩子的問題,切勿急於加上自己的意見。當孩子來找你幫忙時,也不要直接給他解決,而應表明要求共同尋求雙方面可接受的解決方法。儘量鼓勵孩子先提出建議,但不要妄加批評。針對孩子的需要,也可表明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與孩子商討彼此的分歧,然後達成一個大家接受又可行的方法。在生活中,讓孩子有自己的計畫,計畫自己的時間,自己的事情;在家庭事務上,讓孩子有發言權,容納他們的選擇和意見。

自己的事情不僅能自己做,還可以自己作主,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解決之道,這樣的孩子才算是真正走向獨立。

家裡雜亂無章的時候,孩子叫媽媽的頻率一定會很高,“媽媽幫我拿那個黃衣服的洋娃娃”,“媽媽我的小毛巾夠不著”……但如果家裡的環境簡單化,如孩子有固定的箱子放自己的物品,會較容易拿取日用品或玩具,也就可以自己作主做什麼、玩什麼,這就在無形中給孩子提供了獨立自主的機會。

最好給孩子提供自己的活動範圍,並教導及要求他保持這個空間的整潔,讓孩子學習負責任,那麼孩子也能更獨立。

去除依賴

有些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也很擔心。其實孩子依賴性強,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三類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的過分依賴——

1、 保姆型

這種現象很普遍。有位媽媽說,她知道女兒在幼稚園裡正學習自己穿脫衣服,可在家裡每天都得媽媽來做這些事。她說:“沒辦法,早上時間太緊張,女兒的動作又太慢,看著就著急,還不如自己來呢。”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擔心孩子的能力有限,或者對孩子缺乏耐心,凡事都為孩子代勞,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被扼殺。

改變策略——提供機會

父母應提供機會給孩子嘗試處理自己的事務。根據孩子的年齡及能力,讓他們做不同的嘗試,這樣,不單讓孩子增加自信,更能讓孩子學習自立。同時,父母也應有適量的耐性,在旁觀察孩子,切忌操之過急,動輒就指點孩子或乾脆直接上手。

早上的時間緊張,幫孩子穿衣服可以從完全由媽媽做過渡到孩子自己做,比如,媽媽幫孩子穿比較難穿的上衣,讓孩子自己穿褲子、襪子。也可以利用其它機會鍛煉孩子,洗澡前讓孩子自己脫衣服,洗完了自己換上睡衣,這也是一種練習的方式。自我照顧能力的培養可以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不會事事依賴成人的習慣。

2、 控制型

有位爸爸是公司老總,當領導習慣了,回家也要做領導,家人都得聽他的,寶貝女兒也一樣。他的理論是“就這一個千金,更不能慣”。他所謂的“不慣”,就是要孩子無條件地服從他,大小事聽從他的安排。他女兒已經上小學了,老師說,這孩子太沒主見,什麼事都不敢自己去做,他又反過來批評女兒沒出息。可憐的孩子,真是沒處講理去。

一些很強勢的父母,總是有掌管他人,控制他人的欲望。面對孩子更是如此,“你的生命都是我給的,當然要聽我的話!”在這種教養下成長的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意見,只得事事尋求父母的提示和幫助。

改變策略——提供指導

不要總是看不上孩子的行為,孩子從小到大就是學習的過程。如果擔心孩子的能力有限,可事前指導孩子,與孩子一起練習,待孩子熟練後,再讓他自己處理。比如,上面說的那個爸爸,女兒要向老師請假,他只下了個命令:“你自己給老師打電話。”這倒是在培養獨立能力,可小小的女兒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不知道該怎麼打,怎麼說。媽媽回來後,教導女兒用什麼的語氣,應該說些什麼,然後讓她親自給老師打電話,孩子也能把這件事做得很好。

3、 嚴厲型

還有的父母認為對孩子就應該嚴厲,經常敲打著,孩子才不會犯錯。即使做了好事,也不能輕易表揚,否則會使孩子飄飄然。有個小傢伙就對我說:“我什麼事都做不好,做什麼我媽都批我,還不如不做呢。”

孩子經常受到責備、恐嚇及批評,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無論遇到怎樣小的問題,都沒有信心及勇氣去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別人代為解決。這樣的孩子,怎麼會獨立自主呢?

改變策略——提供信心

鼓勵孩子遠勝於不斷的教訓和提醒。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能力,當孩子有機會發揮獨立能力時,應當給予讚賞和肯定,一句“做得好”,可以給孩子充分的信心,也能成為孩子努力學習獨立的原動力。

如果孩子已盡力而為,但成績未如理想,也應該不斷地鼓勵,欣賞孩子所做出的努力。避免只著眼於事情的結果及成績。父母的一點安慰,一句“不要緊,下次再試吧!”也足夠挽回孩子的信心,使他們重拾勇氣和力量。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是培養獨立人格非常重要的一點,從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問時就要耐心聆聽孩子的問題,切勿急於加上自己的意見。當孩子來找你幫忙時,也不要直接給他解決,而應表明要求共同尋求雙方面可接受的解決方法。儘量鼓勵孩子先提出建議,但不要妄加批評。針對孩子的需要,也可表明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與孩子商討彼此的分歧,然後達成一個大家接受又可行的方法。在生活中,讓孩子有自己的計畫,計畫自己的時間,自己的事情;在家庭事務上,讓孩子有發言權,容納他們的選擇和意見。

自己的事情不僅能自己做,還可以自己作主,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解決之道,這樣的孩子才算是真正走向獨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