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改變寶寶自卑心理的七種方法

自卑心理是寶寶的一種負面情緒, 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腳本”, 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特殊條件之下, 這樣的自卑反而有可能會變為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又是有自卑心理的人的一種心理反彈方式, 是自卑心理的一種補充。 解決寶寶自卑心理, 是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事情。

一, 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 通常具備服飾保守, 說話吞吞吐吐, 走路畏縮等特點。 從改變服飾、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 便是改變他們的心態, 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條捷徑。 據國外最近的實驗顯示, 人在舉重的時候如果大聲喊叫,

Advertisiment
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 舉起更重的杠鈴。 實驗同時還證實, 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 因此, 專家認為, 家長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整潔大方的服裝, 講話爽快, 走路昂首闊步等等。

二, 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 如果用其所短, 而舍其所長, 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 自暴自棄;相反, 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 強化自己的長處, 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 享受成功的快樂。 因此, 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 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

Advertisiment
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三, 語言暗示法

語言是思想的表露。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 改變消極的心態, 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 或是在此基礎上,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鬥志的話, 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 在語言暗示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四, 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 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 科學研究表明, 每一次成功, 人有大腦便有一種刻劃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 當人重新憶起往日成功的動作模式時, 人又可重新獲得那種成功的喜悅, 從而消除自卑, 充滿信心。 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

Advertisiment
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 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 積少成多, 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 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 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