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寶寶溢奶的辦法

小編們整理了改善寶寶溢奶的4中方法。 在介紹這4中方法之前, 我們要先瞭解一下嬰兒為什麼會溢奶。 一旦多給嬰兒餵食液態食品, 液態食品會從胃內反流出來, 造成溢奶的現象。 這是由於嬰兒的食道和胃賁門連接處的括約肌尚未發展成熟, 胃與食道的交界處較鬆弛。 通常滿月之後的嬰兒發生溢奶的機率很大, 因為這個時候嬰兒的需奶量開始快速增加, 而相對胃容量小, 再加上食量增大, 就會造成溢奶現象。 而且由於嬰兒胃容量較小, 喝完奶後, 一旦出現哭鬧、咳嗽或扭動身體等動作, 會使腹腔壓力上升,

Advertisiment
將胃中的奶水擠壓出來, 這也容易造成溢奶。 以上就是嬰兒溢奶的原因

大多數嬰兒的溢奶情況不會太嚴重, 但也有個別寶寶會因嚴重溢奶導致營養攝取不足, 如果幼兒每個月的體重無法增加0.5~1千克, 建議可挑選低溢奶奶粉供幼兒飲用。

其實溢奶是嬰兒期的常見現象, 當寶寶4~6個月大時, 溢奶情況就會逐漸變的好些, 因為這個時候寶寶的肌肉發展逐漸成熟。 但是父母必須注意的是“如何改善”和“緊急處理”溢奶狀況。

溢奶的緊急處理:當寶寶溢奶時, 溢出的奶水有可能流入氣管, 造成吸入性肺炎。 所以父母必須“鎮靜”並且“快速”處理。

1、轉變姿勢

當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溢奶現象時, 如果正處於平躺狀態, 必須立刻將嬰兒翻成“側躺”,

Advertisiment
以免溢出的奶水嗆入氣管, 造成吸入性肺炎。

2、拍出奶水:若家長發現嬰兒溢奶時, 膚色已經變暗, 此時須讓嬰兒趴在家長腿上, 父母輕拍其背部, 讓他咳出口腔內的奶水。

3、快速清潔:家長可用手指包覆乾淨的小毛巾, 幫孩子擦去嘴唇外的奶水, 以免嬰兒產生噎食的危險。 當父母執行以上步驟後, 情況會有所改善, 幼兒開始會哭鬧, 且未持續溢奶。 倘若情況未見改善, 臉色變暗、唇色變深, 嬰兒不哭鬧, 甚至出現不呼吸症狀時, 必須立即送醫治療。

改善溢奶4大重點

POINT1:幼兒奶量

建議給容易溢奶的嬰兒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 因為一餐餵食過多, 嬰兒腸胃負擔會加重, 容易溢奶。

POINT2:休息姿勢

嬰兒平躺時, 須將頭部墊高,

Advertisiment
最佳狀態是嬰兒身體與床面成30°。 寶寶吃飽之後, 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肩膀上, 不能直接讓孩子躺下, 然後並且輕拍幼兒背部, 將胃中的空氣排出。 最後, 至少維持直立約10——15分鐘以後再把嬰兒平放。

POINT3:餵食器具

如果奶瓶孔洞太小, 幼兒吸吮時容易吸入空氣, 提升幼兒溢奶機率, 而且奶瓶孔洞太大則奶水容易淹住嬰兒咽喉, 阻礙呼吸氣管通路。 所以要選擇適當的奶瓶空洞。 適當奶瓶孔洞應是將奶瓶斜放時, 牛奶可以一點一點滴出。

POINT4:激烈活動

喂完奶之後, 父母不宜和孩子進行劇烈活動, 例如過度搖晃、上下拋接, 以免造成幼兒溢奶。

以上便是小編們整理的有助於改善寶寶溢奶的四大方法, 希望可以幫住到家有溢奶寶寶的家長們。

Advertisiment
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幾點加以學習。 從而改善寶寶的溢奶情況, 使寶寶們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