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支持孩子理想 也要定位實際

孩子對自己抱持著怎樣的認知,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方式、行動、觀念。 當孩子大聲說出自己的理想時, 不是不好, 這當然好, 至少他們有想法、有信心, 問題在於, 僅僅停留在“說”的階段, 於事無補。 所謂理想, 不會因為喊大聲而實現。

避免孩子掉入陷阱

有時, 父母不難聽到孩子一廂情願的想法。 比如:“我不需要學習, 以後我可以靠檢測視頻遊戲為生。 ”或者“我長大會成為搖滾明星, 請女傭照顧我, 所以我不用學怎麼洗衣服。 ”

虛假的自我認知, 糟糕的一廂情願的想法都太容易滑進孩子的小腦袋瓜裡。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 同時身為成年人, 有足夠的資源與方式説明孩子避免掉入類似於這樣的陷阱。 那麼, 隨著孩子的成長, 如何幫助他們尋找到更具有創造性, 以及寬容心的思考方式呢?

支持孩子夢想的同時也要聯繫實際

父母支援孩子的夢想固然重要, 但同樣需要他們能夠肩負起家庭的責任與目標。 打個比方, 成為NBA的籃球明星, 不可能發生在一個隻知道躺在家裡沙發上做大夢的孩子身上。 研究、規則、實施, 是實現目標的必經之路。 如果孩子的念頭仍停留在沒有行動就能實現夢想, 那麼無疑是完全虛假的自我覺知。

同樣的方式, 如同家裡的青少年說:“下學期我能做得更好”, 父母自己提到“如果飲食正確, 我能成功減肥”。

Advertisiment
一廂情願的想法, 就是如此簡單, 如此得“輕易實現”在任何一個時刻。

孩子“有想法, 沒行動”, 家長需要這麼做

1、在計畫之上模擬現實。 如果你的女兒對穿衣、打扮深有心得, 別指望這樣她就能成為奧斯卡影后。 幫助孩子將想像的時間用來學習、培訓, 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充實內在的真實技能。

2、如果孩子的成績下滑, 有必要為他安排額外的具體輔導與幫助。 無論是在孩子放學後為他報名輔導班、還是請私教、或者放學後繼續留在校園裡, 父母需要為他構建具體的學習空間, 投入時間。 這才是處理問題時, “看得見”的方式。

3、研究、調查、分析。 如果發現孩子體重增加, 並且考慮控制的話, 不要只是說“我要吃健康的食物”、“我不吃高脂肪的美味食物了”,

Advertisiment
諸如此類。 而是幫助孩子區分出什麼是高脂肪食物, 而同時, 哪些食物屬於健康飲食, 並且有計劃得攝入。 而不是抱著一廂情願的空想發表感慨。

4、討論目標結果-包括消極的、積極的。

綜上不難發現, 父母引導孩子真實得活在當下十分重要, 在這一刻, 真實得認識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