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支招:父母批評孩子有技巧_家庭教育

週末, 方方媽和幾個同事帶孩子去公園玩。 剛開始幾個小傢伙玩得特別開心, 可後來為一個玩具發生了爭吵, 推搡之間, 方方被撞倒在地, 一氣之下, 方方搶過玩具扔到水池中間去了。 方方媽看到孩子的行為後, 嚴厲地批評了他, 並要求他向大家認錯, 不料方方犯了強脾氣, 脖子一扭, 逕自走了, 誰也拉不住他, 方方媽氣得說不出話來。

點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 批評孩子可以說是所有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 但如果不分時間、地點, 採用不適宜的方式批評孩子, 甚至把批評變成對孩子的情感虐待,

Advertisiment
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自卑、孤僻的性格, 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引起孩子和父母唱對臺戲, 與教育初衷背道而馳。 所以, 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技巧:

講清規則

孩子並非生下來就知道分辨是非美醜, 他們有時候犯錯誤, 不是因為調皮搗蛋, 更不是存心挑戰大人的耐心和尊嚴, 而是他們確實不知道這個規矩、規則。 對不少孩子來說, 犯錯誤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認識規矩與規則的過程。 因此, 孩子犯錯誤時, 大人應該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明白相關的社會規則與規矩, 再據此判斷應不應該批評孩子。

正面積極引導

孩子犯了錯誤, 父母可以批評, 但不能因此就把所有怨氣都發在孩子身上, 用一些消極否定、甚至侮辱性的話語批評孩子,

Advertisiment
傷害孩子的感情, 扼殺孩子的尊嚴, 這樣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厭惡甚至逆反心理, 埋下自卑、自棄的心理隱患。 父母應該針對孩子所做的事情, 用簡明、扼要的話語指出他的錯誤所在, 並告訴他只要改正, 仍然是個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孩子, 引導孩子朝正確、積極的方向發展。

對事不對人

事實上, 每個孩子都想做懂事的乖孩子, 但是他們自我約束力不強, 難免會做錯事情。 父母批評教育孩子時, 應該尊重孩子的人格, 對事不對人, 不能因為一兩次的小錯誤就否定孩子以前的努力, 更不能搞大清算, 把孩子以前所犯的錯誤一一列舉出來, 將孩子批評得體無完膚。 只需明白地告訴他, 這件事情做得不好, 錯在什麼地方,

Advertisiment
以後要注意改正, 這就足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 達到教育目的。

避免當眾批評

封建社會有一句俗語——“人前教子, 人後教妻”, 似乎只有大人才需要顧全面子, 而孩子是沒有面子觀念的。 殊不知, 這種做法往往易傷害孩子的自尊, 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厭煩心理, 前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證。 有些父母認為, 當著別人批評孩子, 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自尊, 刺激孩子改正錯誤, 但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 他們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

在批評中肯定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 父母有責任引導孩子在這張紙上描繪出真、善、美的圖畫, 批評孩子時父母也應該牢記自己的責任。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賞識和肯定, 父母批評孩子時,

Advertisiment
也應該設法尋找孩子錯誤中的閃光點, 肯定孩子以前的努力和成績, 批評中的肯定是最有效的批評, 不僅可以督促孩子改正錯誤, 還可以幫孩子建立自信。

不要拖延時機

孩子犯了錯誤, 父母應該儘快指出, 才能真正起到督促作用。 如果拖延時間, 孩子對自己所犯錯誤已經印象不深, 甚至根本忘記, 這樣的批評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孩子的錯誤如果比較嚴重, 採用冷處理是必要的, 但不能拖延太久, 錯失教育的最佳時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