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據說這幾個家庭遊戲可以讓孩子反復玩幾天不會膩

家庭遊戲對於孩子的童年有多麼重要相信不用我多說了, 孩子的想像力、動手能力、思考力、模仿能力以及語言形成等在0-6歲是飛速發展期, 在這個時期如果有較好的引導, 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鍛煉。 有些家長簡單粗暴, 只要孩子哭鬧就用手機和電子產品去安撫, 長期這樣做的最大弊端就是孩子也形成了對電子產品的依戀, 對其他集體活動越來越冷淡。

下面為下達介紹幾款簡單易操作又有趣的遊戲, 大家不妨跟孩子在家試試哦~~~

“大家來化妝”

▲利用家中的現成材料作化妝服

Advertisiment

我挑幾件她嬰兒期的舊衣, 小外套、連衣裙、帽子、圍兜、再搭幾條發帶, 放入籃子, 供小小造型師自行搭配使用。

除此, 家裡的大人也是理想的“模特”, 像是給爸爸紮根小辮, 給媽媽畫個鬍子什麼的, 稀鬆平常。

家務做起來

▲給她一些工具, 讓她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

廳長對家務的熱愛由來已久。 “打掃”、“擦洗”、“澆花”, 我見她日日“勞作”不辭辛苦, 乾脆給她一些小工具:兒童尺寸的掃帚、塑膠小桶和小抹布, 置在她伸手可及的角落;小噴水壺, 指定一盆綠植, 由她專門照顧。

我為她安排每日的勞動任務, 包括幫媽媽鋪床、整理玩具、保持活動區域的清潔、將髒衣丟入洗衣機、餐前擺放自己的餐具及餐後將用過的餐具放入盥洗池等。

我讓她參與每週一次的大掃除,

Advertisiment
和大人一起勞動;偶爾也讓她試著洗碗——她更多是好玩, 還得重洗。

有機會參與到家務中來, 感到自己是家庭生活的一分子, 讓小小的她有一種自主感。 對於孩子來說, 最快樂的遊戲, 是能夠讓他們像對待“工作”一般嚴肅勤勉的。 小不點兒認真起來, 真是萌態百出呢。

手工DIY, 溫和有力的藝術

手工這一傳統的藝術創作方式, 自有溫和安靜的力量, 坐下來做一會兒手工, 既鍛煉專注力, 也是積極的休息與調整。 兩歲孩子已可從事一些簡單的手工DIY活動。

▲五彩的“泥巴”

使用彩泥可以DIY出很多東東, 也有很多遊戲情景可以創造;我常用GIOTTO這款彩泥, 既安全又環保。 配方只蔬菜粉和植物油, 聞著是淡淡清香, 沒有化學製劑的刺鼻氣味,

Advertisiment
即使誤食也無害, 給口欲期尚未結束的低齡孩子用很理想。

▲我的“榴黃柳綠”雙色小水餃

小袋分裝, 一份的分量正合適小手揉捏。 一次性給太多易浪費(統共十八種色), 取幾個基礎色(收納仍是輔食盒), 夠玩上好一陣子了。

▲廳長的山寨版“彩色餃子”

▲手工“餅乾”出爐咯!

烘焙用的小型模具, 操作容易, 可輕鬆將泥團切割成可愛的“餅乾”, “烤箱”也派上用場了;造型簡單的水果也是她力所能及的:圓滾滾的蘋果和葡萄(我只需幫她稍作潤色和修飾)、又長又扁的香蕉……

▲“水果”下午茶

顏色配對對

顏色配對是經典的蒙特梭利感官訓練遊戲:將同一顏色的泥球放入對應的碗中。 撿球、放球的動作, 鍛煉手部精細運動和手眼協調能力;顏色識別與分類,

Advertisiment
涉及視覺開發和簡單的邏輯推理。 兩歲孩子已能夠完全理解遊戲的意圖, 並獨力完成。

▲自製蒙氏教具:顏色配對

▲“好醜的毛毛蟲”

遊戲帳篷和隧道:秘密與冒險

▲秘密王國與冒險之旅

兩歲孩子鬧獨立, 開始希望在家中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領地”。 不妨劃出一處固定地點, 作為孩子的“秘密王國”, 一頂合適的遊戲帳篷會是不錯的選擇。

可隨需搬來搬去, 不用時靜立一角, 全不占空間。 扔幾隻軟墊、抱枕進去, 掛一串彩燈, 夜裡點亮, 浪漫滿室, 廳長湊近嘖嘖驚歎:“美!美!”豈止是她的“秘密王國”, 連我也想據為己有。

我將遊戲隧道、帳篷和滑梯連起來, 組成“越野“賽道, 請她由隧道這頭鑽過去, 從滑梯滑進陽臺的“遊樂場”,

Advertisiment
在蹦床上跳上一陣, 再沿原路返回。

這款也是可以隨時收納的, 下次拿出來, 換一個玩法照樣捧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