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搖晃寶寶竟然有那麼多危害 家長可要謹慎對待

對於咱們的媽媽爸爸而言, 抱著寶寶搖晃的情況一點都不少:寶寶要哭鬧的時候, 咱們得家長會抱起寶寶搖晃, 覺得寶寶這樣就不會哭鬧了;寶寶要睡覺的時候, 咱們的家長會抱起寶寶搖晃, 覺得這樣寶寶就能夠安睡了;寶寶不舒服的時候, 家長就抱起寶寶搖晃, 覺得這樣寶寶就會舒服許多……

總之, 抱著寶寶搖晃是家長安慰寶寶時常都會採用的方法。

可是, 今天小編想要告訴咱們的爸爸媽媽。 長期這樣搖晃寶寶對寶寶是有危害的。

那麼到底搖晃寶寶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詳細瞭解瞭解吧~

Advertisiment

搖晃寶寶的危害

1、頸部易受傷

嬰兒的頭部占近一半的體重, 全靠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支撐, 而寶寶頸部的肌肉力量較弱, 韌帶彈性較差, 頸椎也未完全骨化, 所以如果有較大幅度的搖晃和高拋的震盪, 頸部就容易受傷。

2、造成腦部暫時性充血

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 腦組織不是很固定。 如果寶寶被高高拋起, 會使寶寶體內的血液不時地衝擊大腦, 導致腦部暫時性充血。

3、造成局部性貧血

當寶寶被搖晃時, 身體是無法承受巨大的離心力的, 血液流向一邊, 容易造成局部性貧血, 寶寶因此會出現臉色蒼白、呼吸困難、站立不穩, 甚至出現暈厥、嘔吐等症狀。

嚴重的, 有可能造成寶寶的智力明顯下降、嚴重的運動障礙、失明和大腦實質性的損傷,

Advertisiment
如腦萎縮、腦軟化、腦囊腫等。

4、患上嬰兒搖晃綜合症

嬰兒搖晃綜合症(簡稱搖嬰症或SBS), 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 使血流受阻, 造成腦部傷害, 嚴重時會出現水腫、失明, 甚至死亡。

搖嬰症多發生於0-3歲的嬰兒, 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12個月大的嬰兒。

這個月齡段的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 且頭部的重量也約占全身重量的1/4, 再加上頸部欠缺支撐力, 大腦也尚未有發育完全的髓脂(一種起保護作用的蛋白質)。

所以, 一旦被搖晃, 疏忽給予寶寶頸部支撐, 嬰兒還未發育成熟的如果凍狀的腦髓就會在他的相對空曠的頭骨中來回碰撞, 這樣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

Advertisiment

並因此產生後遺症, 包括頭痛, 頭暈, 學習、語言功能障礙, 失憶, 腦癱, 影響智力等;嚴重者因腦部大量微絲血管爆裂, 引起腦部大量出血, 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嬰兒搖晃綜合症

1、不將寶寶抱在懷裡晃;

2、不玩空中拋接寶寶;

3、不抱著寶寶旋轉;

4、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 往後用力翻躺;

5、不要過度依賴搖籃, 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6、乘坐汽車外出時, 請正確使用安全座椅。 9公斤以下的寶寶一定要購買可反向安裝的座椅, 這樣才可保護好寶寶的頭頸, 避免刹車時對小寶寶的強大衝力。

正確安撫寶寶哭鬧的方法

當寶寶哭鬧時, 家長想要安撫孩子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抱著孩子用力的搖晃對孩子並不好。

Advertisiment

正確的方法應為溫柔地抱起孩子, 輕輕撫摸後背、四肢等, 讓他感到安全、放鬆, 同時檢查一下寶寶是否過冷或過熱、衣服是否舒適, 給他一個玩具分散注意力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