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開幼稚園收費標準之謎

寶寶上幼稚園, 父母們除了關心幼稚園的好壞外, 收費問題也是父母們互相討論的重要話題。

開學前一周, 好網針對幼稚園的收費話題展開了一次小調查, 總計有734名網友參與了我們的調查活動。

從調查顯示:月學費千元以下的家庭占了總調查人數的70%;也有5%的調查家庭月學費開支達到2500元以上。


你交的這些錢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雜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某報記者的調查。

據資料顯示:某貴族幼稚園以3歲孩子的教育消費為例, 教育基金:3萬元(退園時返還);每年教育贊助費:1.5萬元(該費用項目還有其他表述,

Advertisiment
但換湯不換藥);每學期學費:3800元(每年2學期);每月伙食費:880元;一個3歲的孩子一年的花費3.14萬元(伙食按10個月算), 3年下來就是9萬多, 還有押金3萬。 如果父母再給孩子報了一兩個興趣班, 比如鋼琴課, 近萬元買鋼琴的錢不算的話, 僅計算學費, 每次課市場價是200元, 每週一次, 一年下來又是1萬元(以50周計算), 不考慮物價上漲因素, 3年這筆開銷是3萬元左右。

現在社會對人才的定位越來越高, 在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時, 父母不禁感歎, 良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選擇幼稚園開始就不能馬虎, 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 從學前教育就不能懈怠。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更是成為每位父母對孩子的期待。

Advertisiment

康先生也不例外, 他給記者描述著為孩子入園報名的經過。 近日, 他和鄰居鄭先生一起到宣武區某幼稚園給孩子報名, 來到幼稚園後兩人各領了一張表格開始給孩子登記。 發登記表的老師告訴他們:“填好表格, 再做入園錄取工作。 ”康先生順利地填寫了家庭住址、父母及孩子姓名等相關資料, 這時他發現在表格最下端有一塊空白處, 欄目抬頭寫著“備註”兩字。 康先生有些迷茫, 想想自己對幼稚園的設施及師資等情況都比較滿意, 於是備註欄目裡什麼都沒填寫。 這時發登記表的老師走近康先生, 輕聲說道:“備註你不填寫嗎?”康先生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 這位老師見狀便深入了一步說:“你就沒點想法, 比如為幼稚園做點貢獻……”“噢,

Advertisiment
不就是要錢嗎?”康先生心領神會了, 二話沒說, 毫不猶豫地在備註欄裡填了8000元, 遞給了給他“開竅”的那位老師。 他萬萬沒想到, 這8000元依然難逃“落榜”的結局。 鄰居鄭先生順利地為孩子爭到了錄取的名額, 原來, 鄭先生在備註欄裡填的也是8000元, 只是又揣給了發登記表的老師1000元紅包, 這就是讓孩子順利錄取的代價。

康先生對記者發著牢騷:“現在對教育助學金額不封頂了, 父母助學金交得越多, 孩子被錄取的機率就越大, 沒有經濟實力, 想進個好幼稚園, 進行早期開發教育都不具備條件。 ”

幼稚園的性質主要分為公立園、私立園和民辦公助園。 公立幼稚園是由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福利機構出資開辦的幼稚園,

Advertisiment
具有福利性質。 私立園是指由個人承包或完全由個人獨立出資所辦的幼稚園, 具有盈利性質。

記者撥通了幾家幼稚園的電話, 一家屬於體改試點幼稚園的老師告訴記者:“試點園是不收教育助學費的, 我們只是對教育體制進行多元化改革, 比如我們新推出的蒙式教育(蒙太梭利), 該教育模式的特點是:第一, 對孩子進行混齡式教育;第二, 充分發揮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 這種新教育模式對教室裝修和教具及師資要求很高, 相對收費也較普通班高, 普通班是390元, 蒙式試驗班是600多元。 我們園的蒙式教育班還是便宜的, 其他園都是1200多元呢!”另一家屬於一級一類園的老師直言相告:“教育助學費是1年1萬元, 這個費用是底限, 無上限。

Advertisiment
”幼稚園也分幾種模式, 市立園、體改試點園、民辦園、街道園、單位(企業)辦園等, 也因模式不同各有一套收費標準。

針對幼稚園收費的問題, 市物價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物價局對教育助學費沒有標準, 不屬於直管管理範圍。 但對於幼稚園不同類別、級別有相應的收費標準。 ”

市教委學前教育部的老師給記者的回答是:“教委對收取教育助學費沒有規定, 相對來說還是鼓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資助。 有些幼稚園單靠收托兒費沒有充裕資金周轉, 更新設備, 所以院長會依據不同的情況來管理, 經營方式不盡相同。 有的是企業、單位自己創辦的幼稚園, 對內部員工的孩子入託是福利待遇, 但對於外單位的孩子則要收取相應的教育助學費。 還有民辦園,大多設施、師資較好,成為父母關注的目標,但是幼稚園無法接收太多的孩子,便採取以收教育助學費來抬高入園門檻的辦法,減少孩子的入園人數,還能使本園的資金充裕,利於調配在更新設備等方面。教委只是對體改試點園規定不能收教育助學費用。”

幼稚園收取教育助學費都用來幹什麼呢?父母又對收教育助學費的反映如何呢?

從事多年幼稚園管理工作的某私立幼稚園園長告訴記者:“國家對市辦幼稚園是分級分類的,據我所知,一級一類園一般收費都在1300元左右,一級二類園收費在1100元左右,二級一類園收費在900元左右,二級二類園收費在700元左右,這些收費價格,通常是把所有費用加在一起的結算。對於三類園要至少開辦4個班,招夠100名孩子,才能通過國家的級別驗收。級別代表該園的檔次,類別代表該園的硬體投入及師資情況。對民辦園國家規定是允許收教育助學費的,並且上不封頂。街道園一般收費在150—270元。國家雖然不提倡收取教育助學費,但是條件設備好的幼稚園對師資要求也較高,一般幼稚園都是幼師畢業中專學歷,工資鎖定在千元以內,好幼稚園的老師都是大專學歷,工資在1200元左右,在更新設備、綜合條件完善方面,其開銷也很大。建園開始的資金投入上也相差很遠,市辦園前期投資50萬元,可民辦園前期投資要在100萬元左右,只有靠父母交教育助學費,幼稚園才能使資金回籠,並有充裕資金運轉。還有現在特別流行的雙語幼稚園,雙語必須要請外教,一個外教每月工資在1萬元,加上吃住等開銷,幼稚園需要在請外教上花銷1.3萬元,如此大的開銷只能靠教育助學費才能正常運轉。只是收取額度要定位適當,應該讓父母有相應的經濟承受能力。”

父母對幼稚園這個初期教育階段是否有必要大手筆地將資金花在教育助學上呢?家庭教育專家趙忠心老師說:“父母給孩子投資不要太盲目,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不是成才路上的決定因素。幼兒時期,主要是養成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的時候,所以大手筆的投資不必過急,提前至幼稚園時期沒有太大的必要。在這個階段,並不是花錢多,得到的就多,還不如把錢留到高中時候,再給孩子投入在適當的教育階段。”

還有民辦園,大多設施、師資較好,成為父母關注的目標,但是幼稚園無法接收太多的孩子,便採取以收教育助學費來抬高入園門檻的辦法,減少孩子的入園人數,還能使本園的資金充裕,利於調配在更新設備等方面。教委只是對體改試點園規定不能收教育助學費用。”

幼稚園收取教育助學費都用來幹什麼呢?父母又對收教育助學費的反映如何呢?

從事多年幼稚園管理工作的某私立幼稚園園長告訴記者:“國家對市辦幼稚園是分級分類的,據我所知,一級一類園一般收費都在1300元左右,一級二類園收費在1100元左右,二級一類園收費在900元左右,二級二類園收費在700元左右,這些收費價格,通常是把所有費用加在一起的結算。對於三類園要至少開辦4個班,招夠100名孩子,才能通過國家的級別驗收。級別代表該園的檔次,類別代表該園的硬體投入及師資情況。對民辦園國家規定是允許收教育助學費的,並且上不封頂。街道園一般收費在150—270元。國家雖然不提倡收取教育助學費,但是條件設備好的幼稚園對師資要求也較高,一般幼稚園都是幼師畢業中專學歷,工資鎖定在千元以內,好幼稚園的老師都是大專學歷,工資在1200元左右,在更新設備、綜合條件完善方面,其開銷也很大。建園開始的資金投入上也相差很遠,市辦園前期投資50萬元,可民辦園前期投資要在100萬元左右,只有靠父母交教育助學費,幼稚園才能使資金回籠,並有充裕資金運轉。還有現在特別流行的雙語幼稚園,雙語必須要請外教,一個外教每月工資在1萬元,加上吃住等開銷,幼稚園需要在請外教上花銷1.3萬元,如此大的開銷只能靠教育助學費才能正常運轉。只是收取額度要定位適當,應該讓父母有相應的經濟承受能力。”

父母對幼稚園這個初期教育階段是否有必要大手筆地將資金花在教育助學上呢?家庭教育專家趙忠心老師說:“父母給孩子投資不要太盲目,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不是成才路上的決定因素。幼兒時期,主要是養成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的時候,所以大手筆的投資不必過急,提前至幼稚園時期沒有太大的必要。在這個階段,並不是花錢多,得到的就多,還不如把錢留到高中時候,再給孩子投入在適當的教育階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