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換種方式教育孩子-寫紙條

說到孩子的教育,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 雖然家庭情況不同, 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 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良好的效果, 有的家長就抱怨說, 只要我一說孩子就煩, 說什麼"老一套, 又來了", 不說不行, 說了就崩, 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的確, 家長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 但在這個時候, 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 也應該反思反思, 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 其實, 只要有心、有創意,

Advertisiment
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
我的朋友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 當這個孩子有了一些閱讀能力之後, 我的朋友便開始嘗試著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 哪怕只是三言兩語。 她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裡, 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裡, 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 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她的目標。 她希望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能帶給他一份驚喜, 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看得出來這是一位非常有心的母親, 她這樣做確實是動了一番心思。 首先她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 當小孩子看到一件他從沒有見過的東西時一定會琢磨半天,
Advertisiment
而當他發現了一張小紙條的時候, 他一定會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因此當他能夠讀懂上面的內容時他一定會很高興, 這樣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 也會留下比較深的印象。
其次文字和語言有著不同的特點, 語言稍縱即逝, 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 容易這個耳朵進, 那個耳朵出。 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 只要不把它毀掉, 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 而且每看一次, 感覺都在重溫一遍, 印象自然比較深刻。
除此之外, 選擇這種方式還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應該承認, 大部分的父母並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特別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之後就更不容易和他們在一些問題上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Advertisiment
而孩子們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吃好、穿好。 在寫給孩子的紙條上, 既可以有對孩子的表揚、鼓勵, 也可以有對孩子的批評教育, 而這時的內容起碼應該是有理有節, 循循善誘, 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 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最後一點, 這樣做對家長也是一種考驗, 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 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逼著你同孩子一起進步。 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 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 介紹一篇好文章啊, 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
Advertisiment
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 內容開始五花八門, 這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寫什麼, 怎麼寫, 想必還得動動腦筋, 當然這也是很有意思的。 而當孩子長大些後, 他也一定會加入到這個遊戲之中, 這對於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 如此來來往往, 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由此看來, 寫給孩子的紙條雖小, 但它的作用卻不一定小, 有興趣的家長不妨試一試, 也許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80後父母的時尚育兒心得3歲前後以“眼神教育”為主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六大聖經3歲前後以“眼神教育”為宜學習做個富爸爸孩子午睡太多也會有危害父母不能忽略大孩子的心理感受讓幼兒學會懂得分享對孩子的教育心得事情不會只有一個面向如何巧用選擇來規訓孩子王詩齡和kimi鬧矛盾引熱議 孩子打鬧該咋辦?家長如何教育喜歡“較真”的孩子專家教您如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搖啊搖,
Advertisiment
搖著井邊的轆轤做個不抱怨的父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