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1 方法一:多跟孩子說話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是模仿, 因此, 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說話, 讓他們熟悉語言, 才能讓孩子對語言保持高度的敏感, 這是鍛煉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初級的步驟。

2 方法二:一定要讓孩子有話可說

儘量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來和孩子探討, 不要脫離孩子的認知範圍, 孩子才能“說”出來。 曾經有個剛參加下作的初中教師, 在上第一堂作文課時, 出了《假如我當經理》這個題目讓同學們寫, 結果孩子們寫的沒有一篇令人滿意的。 孩子們對“經理。 這個角色沒有—,

Advertisiment
點感性認識, 怎麼能寫好文章呢?不但孩子們, 就連老師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經理”應該怎麼當。 由此可見, 讓孩子學會口語表達, 就一定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讓孩子感到有話可說, 讓孩子的思維充分地活躍起來, 因為語言總是跟著思維在運轉。

3 方法三:讓孩子們多觀察, 多討論

多觀察各種事物, 可以使孩子擴大眼界, 增長知識, 說話有內容。 在孩子觀察時, 要引導他們看清楚物件, 同時用語言給予指導。 如告訴他們事務的名稱和特徵, 性質, 用途及與人們的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 要有意識地教給他們一些新的詞彙, 教他們正確的發音, 還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 讓他們議論。 這樣就會很自然地鍛煉孩戶的口語能力。

4 方法四: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意願

當孩子提出了對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確與否, 結果怎樣, 家長都不要抹殺孩子的積極性, 因為這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願, 重要的是讓他“說出來”, 而不要在乎他說得“對不對”。

5 方法五:讓孩子多講, 多練

語言是在實踐過程中發展的。 培養孩子的口語能力, 必須讓他們多講多練。 這裡所說的多練, 主要是指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聞, 包括複述聽過的故事、講述圖書的內容, 編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同別人交談等。 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認識、掌握的詞彙和語法, 創造性地組織語言。

6 培養幼兒語言能力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1、家長要以身作則

成人的語言行為, 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是不可否認的。

Advertisiment
因此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儘量學說普通話, 努力做到發音準確、語言規範、用詞確切。 在孩子面前更要如此, 最好避免一些口語、髒話和成人語言等, 以防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 對以後造成影響。

2、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

家長平時要注意多於孩子進行溝通, 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能幹別的, 要注視自己, 集中精力, 因為孩子接受資訊的重要途徑就是傾聽, 孩子要養成傾聽的習慣, 多聽多積累, 為自己的語言表達積累經驗。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 家長的目的是引導和激發孩子的興趣, 激發孩子的興奮點, 讓孩子搶著說。 而且家長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因為語言的表達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

Advertisiment

3、經常給孩子念書

一般情況下, 孩子看書看畫報都是胡亂地翻翻, 看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 看不懂更深刻的含義, 再加上認識的字不多, 理解起來更是有難度。 所以, 家長要養成這樣一個習慣:每天給孩子讀一會兒像童話故事、兒童讀物等等的書。 尤其是在孩子睡覺前, 因為這個時候最安靜了, 容易聽進去。 給孩子讀書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即使他聽不懂他會記住一些東西, 長此以往, 孩子會積累許多詞彙, 有時也會脫口而出。

4、豐富孩子生活的內容

盡可能的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生活, 比如節假日帶孩子上公園、逛商場、書店等等, 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 然後抓住時機來引導孩子講述所見所聞,

Advertisiment
所想所感, 這樣, 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會更深刻。

總之, 孩子的性格和環境影響著表達能力, 但是, 家長只要耐心細緻, 有針對性地加以培養和鍛煉, 孩子都會變得活潑可愛, 語言表達能力會潛移默化的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