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問和回答孩子的藝術

孩子常常對那些新奇的、形象生動具體的、具有鮮明特點的事物表現出濃厚的探索欲望, 會向父母提出許多“是什麼”、“幹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之類的問題, 但是我們經常發現有許多父母不會誘導孩子提問, 自己也不會提問, 有時提出的問題要麼過分簡單, 要麼難以回答, 有時甚至等不及孩子思考, 就自己予以回答了。
實際上不同的年齡階段, 孩子提問和父母提問、孩子回答和父母回答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 均是一門藝術。
在孩子0-2歲期間, 孩子處於前語言階段和語言發生階段, 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有限,

Advertisiment
尚不會主動提問和回答, 主要是通過父母的語言刺激與外界發生語言交往, 成人的一言一行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主要內容。 這時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 提問只是父母開始和孩子說話的引子, 引起孩子注意的手段, 沒有要孩子回答的意思。 事實上由於受知識、經驗的制約, 多數總是也是孩子回答不了的, 因此父母應主要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 利用一切機會隨時隨地告訴孩子周圍的一切, 與孩子進行交流。
2-3歲是孩子疑問句的主要產生期。 2歲4個月-3歲是孩子疑問句的快速發展期, 他們連珠炮式的提問常常弄得父母難以招架。 這時父母千萬不能貪圖耳根清淨, 隨便打斷、斥責或搪塞孩子, 而應耐心地回答, 認真地面對,
Advertisiment
持鼓勵、欣賞的態度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還必須瞭解孩子疑問句產生期的特點, 有效地引導孩子提問和回答孩子的提問。 孩子大約在2歲時出現一般疑問句, 如:“嗎”、呢”、“吧”、“什麼”等, 特殊疑問句中的“WHO”(誰)在2歲左右出現, “HOW”(如何)在2歲2個月左右出現, “WHERE”(地點)和“WHAT”(什麼)約在2歲3個月左右出現, “WHEN”(時間)和“WHY”(原因)約在2歲4個月左右出現。 這6個“W”是孩子疑問句的主要表現形式。 父母知道孩子疑問句產生的主要時期和特點, 就能大致瞭解孩子能夠提出什麼樣的總是和用什麼樣的方式提出問題, 能夠理解什麼樣的問題和理解什麼樣的方式提出的問題。 如家裡來了客人, 如果是不到2歲的孩子, 父母可以直接告訴他這是誰,
Advertisiment
應該如何稱呼。 如果是超過2歲的孩子, 可以由孩子先來提問:“他是誰?”父母則啟發孩子根據客人的年齡特徵, 如客人長著白頭發, 和爺爺年紀差不多等, 由孩子自己來判斷如何稱呼。 有時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一時難以回答, 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尷尬常常會隨便回答, 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父母可以明白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爸爸也說不清楚, 讓我仔細想想再回答你”, 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瞭解知識是無止境的, 爸爸、媽媽對待知識的態度是極其嚴肅的;也可以對孩子說:“讓我們去請教書本吧, 科學家一定會告訴我們正確答案的”, 把孩子的視野引向對書籍的熱愛, 使孩子成為一個從小愛書的人, 使書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成為他們發現知識、探索知識的一把鑰匙。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