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薦新晉媽媽看的育兒書

推薦書目:《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推薦理由“兒時不競爭, 長大才勝出”“做個‘不講道理’的父母”“規矩太多, 難成方圓”……在創造了銷售奇跡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之後, 作者尹建莉出版了她的第二本育兒書, 裡面有很多這樣看起來讓人心驚肉跳的標題, 大大地挑戰著現在很多父母跟風、信奉的流行育兒理念, 甚至也挑戰了很多育兒專家的說法。

細讀之後, 你會發現尹建莉實則是在以一種非常嚴密的邏輯、經典育兒理論以及她自己的育兒經驗及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為基礎, 剖析育兒本質, 還原教育真相,

Advertisiment
為父母送上了寶貴的建議, 真誠的勸誡。

看似簡單的, 往往暗藏玄機;看似複雜的, 其實也許有萬能鑰匙可尋。 在育兒中, 對孩子恰當的愛與父母的自我成長, 就是那把萬能鑰匙。

精彩書摘

自由的人才是自覺的人

一個完全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孩子, 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 一個不被信任的孩子, 很難發展出誠信、自尊的品質。 把信任還給孩子, 必然會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

沒有自由就沒有教育, 一個人, 必須首先是自由的人, 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自由不是信馬由韁, 自由是一種可以舒展的空間, 是一種能夠托舉的力量, 它讓孩子有能力去選擇, 並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虛假和脆弱。

不必急於否定啟蒙教育

Advertisiment

把學習和快樂對立起來, 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錯誤和認識, 其實這兩者完全不對立。 人的天性是愛學習的, 如果學習沒有奴役過孩子, 孩子是不會反感學習新知識的。 不要把啟蒙教育和“提前學習”混為一談, 否則會導致走兩個極端:早早逼孩子學習功課, 令孩子厭學和大腦遲鈍;什麼也不讓孩子學習, 誤失啟蒙教育的良機。

“講道理”為什麼不管用?

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 首先取決於情緒, 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 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 何況孩子。 很多家長, 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 卻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 不管大事小事, 一旦孩子的想法和她的不一樣, 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勸說孩子服從,

Advertisiment
讓弱小的孩子舉起思想的白旗。 還有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 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不高的見解。 可見,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 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 家長自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

孩子需要精神溺愛

現在, 家長們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 也重視孩子的教育。 但奇怪的是, 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會地位沒有讓他們對兒童教育這件事有更好的領悟, 反而抑制了體內的原始本能。 沒見識過美好柔和的教育, 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體會另一個天然的人的能力, 不相信一個人的自發選擇會是善的。 所以面對孩子時, 尤其面對孩子的過失時, 不知道離開了懲戒, 還有別的辦法。

Advertisiment
物質從來不是孩子的必需品, 孩子需要的是精神溺愛, 即家長能給予的最優質的父母之愛, 比如充足的相處、深厚的感情、良好的榜樣等。 擁有心理豐盈的童年才是人生的幸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