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接種疫苗後一定不會得病嗎

從原則上來講, 預防接種的效果應該是不得病, 從幾十年的預防接種的實踐來看, 許多傳染病也都得到有效控制。 現在的孩子得麻疹、百日咳、小兒脊髓灰質炎等疾病的已非常少見。 因此, 從總體上來說接種疫苗後應該不得病。

有極少數例外, 接種疫苗仍得病。 這可能與所接種的疫苗和被接種的物件兩方面有關。 預防接種的原理是將已經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細菌注射入體內, 使身體認得它們並啟動防衛系統, 從而產生出專門的抗體和免疫細胞, 來對抗未來這些病毒或細菌可能引起的疾病。

Advertisiment
如果人體所接種疫苗因劑量不足、注射方式不正確, 達不到使身體產生出足夠的抗體或免疫細胞時, 就不能有效對抗這些病毒或細菌的入侵。 例如水痘疫苗的接種應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用消毒劑消毒, 待幹後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 有的醫生在注射疫苗時針刺的太深, 注射到了肌肉裡或是劑量太低, 影響了預防效果從而未達到目的。 又如, 小兒麻痹糖丸應用清潔的湯勺將糖丸研碎, 然後溶于冷開水中服用, 如用熱開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飲料中服用, 就會將疫苗中的病毒殺死, 影響免疫效果。 疫苗儲藏不正確, 使其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也會使免疫效果大打折扣。 小兒麻痹糖丸的保存適宜溫度是8℃以下, 所以在氣溫超過8℃時,
Advertisiment
應從冷藏箱中拿出來後立即口服, 時間長了就失去了作用。

有些疫苗的接種需要多次完成, 這樣才能達到真正不得病的目的, 這就是所謂“加強免疫”。 1歲之前預防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等傳染病所接種“四苗“, 應在嬰兒第一年內完成, 使小兒體內對這6種病產生特異性抗體, 但它在體內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體內抗體濃度會降低, 此時應再接種1-2次, 通過再次接種再次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使抗體維持在足以抵抗病原體的較高水準上。 如果半途而廢, 機體仍會得病。

所有的疫苗接種都可能會有缺點, 疫苗並非百分之百地保護每一個接種的人、也不能完全對抗同一族譜中的所有細菌。

Advertisiment
同時, 對疫苗過敏的人也不適合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