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拔火罐顏色

1 拔火罐顏色分析

拔火罐是利用真空的負壓, 作用於人體, 起到溫通經絡、扶正祛邪、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拔罐後會在皮膚上形成各種不同的性狀顏色, 拔罐後皮膚顏色對應的健康分析是怎樣的?

1、拔罐後皮膚顏色鮮紅而豔、局部發熱:

陽症、熱症、實症、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罐印鮮紅而豔, 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 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2、拔罐後皮膚顏色紫紅、暗紅:

陰症、寒症、血鬱。

3、拔罐後皮膚顏色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積寒。 緊黑而黯的一般表示體有血淤, 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

Advertisiment
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

如印跡數天不退的, 通常表示病程已久, 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理, 如走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印時, 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 應對症驅寒為主。

4、拔罐後皮膚顏色紅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後皮膚顏色紫色並伴有黑斑:

氣血不暢通;罐印發紫伴有斑塊的, 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後皮膚顏色為紫點並有深淺不一的塊狀:

風濕;罐印呈散發性的紫點, 深淺不一, 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症。 淡紫並伴有斑塊的, 一般提示以虛症為主, 兼有血瘀。

7、拔罐後皮膚顏色呈鮮紅散發點:

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 不高出皮膚, 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 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情,

Advertisiment
需要調節內臟功能。

9、拔罐後皮膚顏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虛寒、濕邪。

拔火罐反應分析:

1、拔罐時罐中有水珠:寒濕重。

2、拔罐後皮膚微癢:風邪、濕症。

3、拔罐後皮膚有水泡、水腫、潮濕現象:寒症、濕氣盛;行罐或坐罐, 容易起水泡的, 提示濕氣較重, 若在患部出現較多小水泡時, 預示由水濕所致, 會有理想的療效, 需要連續的多次拔罐。


2 拔火罐顏色深怎麼回事

拔火罐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 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 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 促進血液迴圈, 激發精氣, 調理氣血, 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拔火罐後會留有罐印。 一般情況下, 罐印會在7天左右消散。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

Advertisiment
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 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4、罐印鮮紅而豔:一般表示陰虛, 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 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 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症。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 如果水泡內有血水, 是濕熱毒的反應。

拔火罐小帖士:

1、拔火罐有溫熱的效果, 可以祛風散寒, 更適合寒冷天氣進行;氣罐通過拉動活塞形成負壓, 沒有加熱的作用, 效果要弱一些。

2、拔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 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 小的勿須處理,

Advertisiment
僅敷以消毒紗布, 防止擦破即可。

3、泡較大時, 用消毒針將水放出, 塗以龍膽紫藥水。 在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饑渴、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均不宜拔火罐。

3 拔火罐的好處

撥火罐的好處很多, 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 古稱“角法”。 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 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 使吸著於皮膚, 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

1、通過拔火罐, 可以將身體裡的濕氣、寒氣, 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 從而排除邪氣, 讓人精神百倍。

2、因為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 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 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 進而通過筋骨經絡, 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 讓人氣血暢通, 強身健體。

3、對於人體局部的組織損傷、腰間盤突出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 長期定期進行拔火罐, 可以減輕疼痛, 緩解症狀。

4、減壓的作用: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 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5、溫熱作用: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 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

6、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由於拔罐後自家溶血現象, 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 隨體液周流全身, 刺激各個器官, 增強其功能活力, 這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4 拔火罐注意事項

拔火罐並非如此簡單, 拔火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罐的消毒:一般採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 罐體, 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消毒後的罐可以用幹棉球擦乾, 或者自然風乾後使用。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後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後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皮膚過敏、皮膚破損、肌肉瘦削、毛髮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採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6、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時,不宜在皮膚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8、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

9、起罐後,一般局部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皮膚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後,用幹棉球擦拭,也可以塗上些紫藥水,防止感染。

10、室內需要溫暖,空氣清新,拔罐時不宜吹風扇、空調以免著涼。

或者自然風乾後使用。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後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後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皮膚過敏、皮膚破損、肌肉瘦削、毛髮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採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6、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時,不宜在皮膚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8、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

9、起罐後,一般局部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皮膚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後,用幹棉球擦拭,也可以塗上些紫藥水,防止感染。

10、室內需要溫暖,空氣清新,拔罐時不宜吹風扇、空調以免著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