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積木玩出創意來

選擇合適的積木

孩子本身具有人類開放性的基因——藝術的基因。 積木可以讓孩子的這種先天潛質得以充分發揮。 不過, 積木能不能發揮這樣的功能, 關鍵看你所選擇的積木和玩法是不是適合孩子。

0~1歲:色彩鮮豔的布積木

1歲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概念, 那種標準的六面體、有一定質感、符合力學原?理的積木, 對他們來說意義不是很大, 因此最好選擇趣味性積木。 如布積木, 它柔軟, 有鮮豔的顏色, 還有動物或水果等圖案, 可以讓孩子感知顏色, 認識物體, 發展觸覺等, 而且不用擔心硬積木碰傷孩子。

Advertisiment
當然, 如果沒有準備這樣的玩具, 娃娃、布絨動物玩具、圖書等同樣可以起到這些作用。

記住:小寶寶喜歡把所有到手的東西都往嘴裡放, 因此不管是木質積木還是布積木, 都要安全無毒。

1~2歲:輕便的積木

1歲多的孩子空間意識正在形成, 開始會碼高。 即使沒有積木, 他們也喜歡將什麼東西都往一塊兒堆, 然後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 如果積木上畫?有小狗、小貓或小娃娃的家等裝飾物, 孩子會更喜歡玩。

由於這時期孩子的身體控制、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 因此要選擇輕便的積木, 防止積木倒塌時砸傷孩子。 積木塊也不要太大, 便於孩子抓握。

2~3歲:標準尺寸的積木

2歲多的孩子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像都已發展起來,

Advertisiment
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 可以做稍微複雜一些的事情了。 這時, 你可以給他選擇標準的積木, 比如兩個半圓正好對成一個正圓, 兩塊短積木加起來的長度正好等於一塊長積木等等。 這種積木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和表現空間。

同時, 為了增加孩子對積木的興趣, 可以買難度小一些的積木。 比如在三角形積木上畫上波浪, 固定地作為房頂, 方形的積木畫上窗戶和門, 孩子很容易辨認, 知道哪塊積木可以放在什麼地方。 孩子知道怎麼搭, 就可以無師自通了, 這會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如果添加一些輔助性材料, 如娃娃、玩具, 就可以用來玩象徵性的遊戲了。

提供積木的方法

1.不要一次把新買的積木全部倒出來讓孩子玩。

Advertisiment
這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而且一次面對太多的東西, 孩子會很難作選擇。 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 逐漸增加積木的數量。 同時注意, 提供的積木形狀要由簡單逐漸到複雜。

2.有條件的話, 可以僻出房間的一角作為遊戲區, 鋪上地毯或墊子, 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讓積木啟迪智慧

看似簡單的積木, 實際上蘊含了很多的功能。 正因為它簡單, 所以才能變幻出無窮的玩法, 這也給孩子留下了更多想像和創造的空間。 一起來看看, 玩積木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1.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堆積木時, 孩子需要靈巧地使用雙手, 因此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 將零散的積木堆出複雜的物體, 還可以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Advertisiment

2.培養觀察力。 孩子搭出來的房子之類的物體, 實際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 他們首先要學會觀察, 然後在玩的過程中, 把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用積木表現出來。 觀察力就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了。

3.培養交往能力。 最好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搭積木, 這比一個人玩更有趣。 而且, 孩子們一起搭積木, 相互間還會激發靈感, 因此會玩得更認真, 對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有好處。

4.讓孩子更自信。 搭積木的過程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控制, 這會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和自信心。

5.孩子在玩積木過程中, 還可以學到很多數學知識, 培養空間感、想像力、創造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認識幾何圖形

積木的形狀、大小、長短各不相同,

Advertisiment
孩子可以通過積木來區分幾何形體, 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等。 標準積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 孩子在擺弄過程中, 可以感知積木不同的形狀、比例、大小、粗細、高矮、長短等。

1.建寶塔

給孩子準備幾塊方形、圓形積木, 教他碼高。 然後在最高的位置放一塊三角形或圓錐體積木當房頂。

玩積木至少要有2塊, 從2塊到3塊、4塊, 數量在增加。 孩子會逐漸明白, 積木越多, 就越能搭出複雜的物體;搭得越高, 就越容易倒塌。 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知道了大的積木放下面, 小的積木放上面, 這樣寶塔才不容易倒下來。 不知不覺地, 孩子就理解了多少、大小、輕重、高矮等概念。

2.找圖形

先教孩子認識各種幾何圖形的積木, 如圓形、半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 然後你說一種形狀的積木,讓他從一堆積木中準確地找出來。還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准。這可以讓孩子瞭解幾何圖形,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也有好處。

3.加倍

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瞭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係,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這對觀察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4.對數位

準備一套標有數位的積木。你先根據積木上的數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然後讓孩子根據下一個數位,把相應的數位積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錯了積木,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倒了,就算輸了。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使孩子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5.誰的積木多

先是媽媽和孩子各分得數量相等的積木塊,然後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每玩一次,贏的一方就從對方那裡得到一塊積木。玩3次以後,數一下雙方各自擁有的積木數量。這個遊戲可以使孩子理解多與少的差別,對加減法有最初的體會。

構建空間概念

孩子很喜歡用積木搭建漂亮的建築物。在建造的時候,他要想像每塊積木在建築物中的位置,然後將每塊積木擺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這就是空間感的基礎。

1.積木倒了

你把積木一塊塊碼起來,碼到一定高度時,讓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積木倒下來的樣子,孩子通常會開心地大笑。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搞破壞”的遊戲,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項提高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活動。

2.彎彎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長條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排列起來,就可以連接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了。再給孩子一輛玩具小汽車,他就可以順著這條“小路”玩車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積木。這可以鍛煉孩子目測空間距離的能力,培養立體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3.打

先把不同顏色的圓柱體積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後讓孩子離開一段距離,拿一個球滾向積木,將積木碰倒。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加大距離。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識,對提高注意力、鍛煉身體協調性也有幫助。

4.多米諾骨牌

把積木按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後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後面的一塊積木,欣賞積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積木的擺放過程中,孩子需要準確地判斷空間距離,而且要求手部動作精確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建立科學思維

積木體現了很多的力學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積木,穩固性是不一樣的,穩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積木蓋房子,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平衡、對稱等關係。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個計畫,下面搭什麼,上面放什麼。這些都對培養科學思維大有好處。

蓋房子

利用各種形狀的積木來建造房屋。通過用積木蓋房子,孩子可以瞭解簡單的建築方面的原理。比如左右結構對稱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塊小的三角形當房頂不會倒,要是放一塊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孩子從中學會了比較、對照、總結等等。

然後你說一種形狀的積木,讓他從一堆積木中準確地找出來。還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准。這可以讓孩子瞭解幾何圖形,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也有好處。

3.加倍

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瞭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係,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這對觀察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4.對數位

準備一套標有數位的積木。你先根據積木上的數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然後讓孩子根據下一個數位,把相應的數位積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錯了積木,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倒了,就算輸了。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使孩子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5.誰的積木多

先是媽媽和孩子各分得數量相等的積木塊,然後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每玩一次,贏的一方就從對方那裡得到一塊積木。玩3次以後,數一下雙方各自擁有的積木數量。這個遊戲可以使孩子理解多與少的差別,對加減法有最初的體會。

構建空間概念

孩子很喜歡用積木搭建漂亮的建築物。在建造的時候,他要想像每塊積木在建築物中的位置,然後將每塊積木擺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這就是空間感的基礎。

1.積木倒了

你把積木一塊塊碼起來,碼到一定高度時,讓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積木倒下來的樣子,孩子通常會開心地大笑。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搞破壞”的遊戲,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項提高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活動。

2.彎彎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長條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排列起來,就可以連接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了。再給孩子一輛玩具小汽車,他就可以順著這條“小路”玩車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積木。這可以鍛煉孩子目測空間距離的能力,培養立體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3.打

先把不同顏色的圓柱體積木排列成倒三角形,然後讓孩子離開一段距離,拿一個球滾向積木,將積木碰倒。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加大距離。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識,對提高注意力、鍛煉身體協調性也有幫助。

4.多米諾骨牌

把積木按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後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後面的一塊積木,欣賞積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積木的擺放過程中,孩子需要準確地判斷空間距離,而且要求手部動作精確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建立科學思維

積木體現了很多的力學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積木,穩固性是不一樣的,穩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積木蓋房子,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平衡、對稱等關係。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個計畫,下面搭什麼,上面放什麼。這些都對培養科學思維大有好處。

蓋房子

利用各種形狀的積木來建造房屋。通過用積木蓋房子,孩子可以瞭解簡單的建築方面的原理。比如左右結構對稱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塊小的三角形當房頂不會倒,要是放一塊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孩子從中學會了比較、對照、總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