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把孩子從限制中解放出來

有的家長一方面是放縱孩子, 百依百順, 對孩子沒有要求, 另一方面卻是限制、約束過多。 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妥當的。 過分溺愛的害處我們已經談過了, 過份限制、約束也同樣是有害的。 要解放孩子, 讓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把孩子從不合理的衣著中解放出來。 不少家長習慣于給孩子穿過多的衣褲。 托兒所有一個嬰兒, 冬天穿17件衣褲(從上到下, 從里到外), 其中褲子就有棉毛褲、絨布褲、細絨線褲、棉褲、粗絨線褲和單罩褲, 共六條, 襪子三雙, 胸前衣褲的帶子繞十一圈之多, 嚴重束縛了孩子的發育。 孩子動彈不得,

Advertisiment
只能擺一個“大”字躺在床上。 這個情況比較特殊, 但是在冬天孩子穿得動不了的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的。 活動是孩子的需要, 它促進大腦功能的發育, 嬰兒的動作訓練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 這樣的束縛如何能進行動作訓練呢?孩子從小適當穿少些, 不僅有利于活動, 而且對體格鍛煉、增強抵抗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義。

把孩子從成人的限制中解放出來。 我們常聽到成人叮囑孩子:“當心不要上去”“回來不要跑”, 保育員習慣用語就是“坐好, 不要動。 ”我們并不反對為孩子規定一些

行為界限, 教育孩子什么可行, 什么不可行。 但不贊成過分干涉孩子, 挫傷他們的主動性。 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對小朋友要求:“現在吃飯不要講話”“現在排隊出去不要講話”“現在大家坐好不要講話”……。

Advertisiment
一個小朋友舉手問老師“什么時候可以講話呢?”一個小朋友把大紅花還給老師, 老師問他為什么, 他回答說:“不自由”。 戴上大紅花的小朋友處處要受限制, 孩子受不了, 他寧可要自由而不要榮譽。 這說明限制過多, 使孩子失去許多樂趣。 有的父母不肯讓孩子到鄰居家去玩, 不許到小朋友家去玩, 怕吃虧, 怕學壞。

孩子是非常需要小伙伴的, 非常喜歡到外邊看看跑跑。 同伴是要注意選擇的, 但不能因此使孩子失去鍛煉和活動的機會。 事事聽成人指使的孩子, 沒有主動性, 長大缺乏自信和獨立能力。 家長教育孩子要放手, 給他們創造條件滿足好動、好奇、求知的愿望,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接觸社會。 當然要根據年齡特點, 不是放手不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