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孩子培養成愛閱讀的人種

每次一談閱讀, 很多人當時就熱血沸騰, 心想非得一年讀幾十本書不可, 一定要花心思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愛讀書的人種。 過了半餉, 熱度消失了一半, 過了一天一夜又是老樣子。

天天說要閱讀, 但從沒有見翻過一頁紙。

我總覺得, 閱讀應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同柴米油鹽一般融入普通人的家裡。

但是描述的這番景象, 很多人會覺得離現實太遠, 至少如今還是這樣的情況, 跟人談閱讀聽的人少, 跟人說怎麼發財, 一堆人崇拜。

要一群為了生計奔波的人捧起書本去閱讀, 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為心很難靜下來,

Advertisiment
也沒有時間去思考未來如何, 更多的是關注現狀。

還不要說其他人, 就拿我自己來說, 本來說每天讀的, 有時候被孩子一攪和, 或者其他的事一來, 讀書的時間就沒了。

只是需要查詢資料時惡補一頓, 或者熬夜在淩晨的檯燈下讀上幾篇, 可是身體又不同意, 腰酸背痛。

但是一說完這個, 又覺得是給自己找藉口了。

因為很多人如我所說, 不閱讀是因為沒時間呀!

其實撥開這個“沒時間“的無懈藉口, 背後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沒有閱讀的習慣。

倘若真成了習慣, 有的人不讀是睡不著覺的。

要一個覺得閱讀無法帶來直接財富或者收穫, 也不愛閱讀的人去養成閱讀的習慣, 那談何容易。

我們一直提倡父母自我成長, 親子共讀收穫多。

Advertisiment
可現實是很多的父母無法參與進來。 當然真正踐行起來的優秀父母還是有的, 至少我們平臺已經凝集了上萬這樣的父母, 主要以媽媽為主, 你們是非常優秀的。

就算父母自己沒有閱讀的習慣, 但在閱讀上你還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那就是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讓他成為愛讀書的人種。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像你一樣不愛閱讀, 那就要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 引導孩子。

在培養孩子閱讀的路上, 你走了多遠?你在哪?堅持了多久?

玩和閱讀從來就不矛盾。

有媽媽曾說, 我的孩子只要玩就行了, 不要看那些東西。 這是比較極端地想法。

其實圖書是很好的玩具。 故事能夠給孩子玩的養料,

Advertisiment
讓他有更多的玩法, 比如他會模仿、會發散, 這些都是思維發展的需要。

真正在親子共讀上花費時間和心血的話, 你的收穫會很大。

我自己的閱讀啟蒙應該開始於7歲, 那時候沒有繪本, 也沒有人提親子共讀的概念, 純粹是出於愛好, 去四處搜羅連環畫。 往往還要被大人揪耳朵, 說不讀學校書, 淨讀些沒用的。 但很多80後的父母就是這樣, 拿著手電筒在被窩裡開始了自己的閱讀啟蒙。

和很多的朋友聊天, 大家會提起同樣的感受:如今的孩子真幸福呀!能讀的書這麼多。 但是真正得到很好的閱讀啟蒙的孩子卻並不多。

我家的小傢伙閱讀起於8個月的樣子, 那時候小小魚能咿咿呀呀地叫喚, 我就開始給他指一些卡片上的物體、動物、顏色、形狀給他認,

Advertisiment
每次都傻傻呼呼地樣子, 但我還是堅持給他每天玩幾分鐘。 因為我壓根就沒想過要他如何表現, 只是覺得讓他覺得爸爸跟他這樣玩很有趣, 所以每次我都會扮鬼臉, 學動物的叫聲。

到了1歲多的時候, 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他看過的那些卡片基本都能認得, 看來嬰兒時期的那些玩樂還是效果非凡。 在孩子出生後, 各種感官發展速度很快, 事半功倍應該就是這樣的效果。

所以很多媽媽問我, 要不要給小寶寶閱讀, 我說是可以的, 只是不要帶著目的去讀, 就抱著玩的心態和孩子玩就行了。

記得小小魚2歲的時候最喜歡的幾本繪本:《小黑魚》、《猜猜我有多愛你》、《野獸國》, 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快樂。 他喜歡小黑魚那小機靈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幸運地逃脫了大魚的追咬, 在逃跑的時候發現了這麼美的海底世界, 最後還能想辦法將大魚嚇跑。 那時候他就明白, 要想想辦法!所以到現在, 我說遇到了麻煩, 他會跟我說:“爸爸, 想一個辦法就好!”他覺得自己的腦袋裡裝滿了辦法。

在這個時期, 他常常會重複讀一本書, 比如小黑魚讀了幾十遍的樣子, 我每一次都認真給他講, 千萬不能自己覺得重複枯燥, 就將這種情緒帶進去。 因為孩子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穫, 同樣的一冊繪本, 在孩子的眼裡是不一樣的。

也有媽媽問過我, 說孩子重複讀一本書可以嗎?

我覺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如果孩子能夠堅持重複閱讀反而是好事, 我們可以跟孩子說, 今天加一個新的故事吧, 也非常有趣,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多聽一個,往往會同意,這樣就拓展開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給孩子讀跟他喜歡的那個故事繪本類似的故事,一起講,舉一反三的樣子,孩子的收穫也更大一些。

做一個有趣的父母,講有趣的故事。

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非常的重要。你如果看到孩子總是讀一種類型的書,就對他不滿,強迫孩子讀你規定的書。那就會打擊孩子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興趣的保護上,有時候稍微糊塗一點真沒關係。

比如我們閱讀時有一件超搞笑的事,就是兒子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有一頁大兔子站得高高的,他的尾巴下面有一點深顏色的陰影,孩子當時說是大兔子的粑粑,我們當時都笑噴了。

就是這些小樂趣,讓閱讀輕鬆有趣。

也有叛逆期的小傢伙說自己不想看書,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因為父母越是期待他如何,他往往就抗拒你的期待,用對抗來展現自我。這樣的話就要欲擒故縱。吊他們的胃口,特別是男孩子,你拿他們喜歡的冒險、車子、恐龍等他們感興趣的書放在那,他們會自己去翻。天性使然。

作為男孩子的父母,在引導上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不僅僅需要鼓勵和陪伴,在圖書的選擇上,更加需要瞭解孩子的愛好。選擇一些讓男孩覺得帶勁的書。

如果是大男孩,那就在科幻、推理、冒險小說上下點功夫,有些優質的課外書完成能夠改變一個孩子。

比如《格列佛遊記》、《哈利·波特》系列等書也適合男孩子閱讀,而這些翻拍成電影的小說,可以告訴孩子,讀完小說後就可以一起去看一場這個電影,那麼孩子的興趣會更濃,收穫也會更大。

當然,課外書的世界很大,要好好把關。因為市場上一些亂七八糟的圖書也流入了校園,比如有些言情小說、校園小說,非常受歡迎,幾乎氾濫成災,影響孩子正常的學業,這時候就需要父母進行一個正面引導。在孩子有了閱讀的興趣後,家長不妨補充一點經典圖書給孩子,在品類上豐富起來。

在這兒我還說一個比較有趣的事!

很多媽媽以為繪本是”繪畫本",上次有一位媽媽在魚爸的微店給孩子買了一套繪本,拿回家後發現裡面有故事,有圖畫,但是沒有臨摹,不知道怎麼繪畫?

當時我跟她解釋了很久,終於還是說明白了繪本是什麼?

所以父母本身要對繪本有一個瞭解,可以閱讀經典的兒童理論、繪本推薦書籍,比如《好繪本如何好》、《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以及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的一些書,從中深一步瞭解、讀懂繪本,按圖索驥尋找其推薦的經典兒童繪本。

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你關注了這方面的資訊多了,就會懂得,這樣,孩子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過,魚爸要強調的是,孩子的意願和興趣點非常重要,不要一味地追求圖書的名氣和是不是獲獎,因為喜愛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孩子喜歡車,就給他買《你認識這些車嗎?》,孩子非常愛看)父母既要投其所好,又要為書本的整體品質把關。

親子閱讀三個境界:

第一個是知心:就是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能力。

第二個是用心:這個時候就要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在不同的階段,給予孩子最好的引導和圖書。

第三個是無心:到了這個階段,閱讀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主要就是要靠孩子的自覺,嘗到了閱讀快樂的孩子,閱讀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更重要的是,在無心中放棄那些功利的目的,不要為了給孩子解決問題或者提高成績才給孩子找書讀。因為圖書不是藥,療效不明顯。

記住:“圖畫書是孩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孩子們營造出了一個純真、美好的童年”

閱讀是慢活兒,需要積累,需要未雨綢繆。

也非常有趣,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多聽一個,往往會同意,這樣就拓展開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給孩子讀跟他喜歡的那個故事繪本類似的故事,一起講,舉一反三的樣子,孩子的收穫也更大一些。

做一個有趣的父母,講有趣的故事。

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非常的重要。你如果看到孩子總是讀一種類型的書,就對他不滿,強迫孩子讀你規定的書。那就會打擊孩子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興趣的保護上,有時候稍微糊塗一點真沒關係。

比如我們閱讀時有一件超搞笑的事,就是兒子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有一頁大兔子站得高高的,他的尾巴下面有一點深顏色的陰影,孩子當時說是大兔子的粑粑,我們當時都笑噴了。

就是這些小樂趣,讓閱讀輕鬆有趣。

也有叛逆期的小傢伙說自己不想看書,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因為父母越是期待他如何,他往往就抗拒你的期待,用對抗來展現自我。這樣的話就要欲擒故縱。吊他們的胃口,特別是男孩子,你拿他們喜歡的冒險、車子、恐龍等他們感興趣的書放在那,他們會自己去翻。天性使然。

作為男孩子的父母,在引導上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不僅僅需要鼓勵和陪伴,在圖書的選擇上,更加需要瞭解孩子的愛好。選擇一些讓男孩覺得帶勁的書。

如果是大男孩,那就在科幻、推理、冒險小說上下點功夫,有些優質的課外書完成能夠改變一個孩子。

比如《格列佛遊記》、《哈利·波特》系列等書也適合男孩子閱讀,而這些翻拍成電影的小說,可以告訴孩子,讀完小說後就可以一起去看一場這個電影,那麼孩子的興趣會更濃,收穫也會更大。

當然,課外書的世界很大,要好好把關。因為市場上一些亂七八糟的圖書也流入了校園,比如有些言情小說、校園小說,非常受歡迎,幾乎氾濫成災,影響孩子正常的學業,這時候就需要父母進行一個正面引導。在孩子有了閱讀的興趣後,家長不妨補充一點經典圖書給孩子,在品類上豐富起來。

在這兒我還說一個比較有趣的事!

很多媽媽以為繪本是”繪畫本",上次有一位媽媽在魚爸的微店給孩子買了一套繪本,拿回家後發現裡面有故事,有圖畫,但是沒有臨摹,不知道怎麼繪畫?

當時我跟她解釋了很久,終於還是說明白了繪本是什麼?

所以父母本身要對繪本有一個瞭解,可以閱讀經典的兒童理論、繪本推薦書籍,比如《好繪本如何好》、《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以及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的一些書,從中深一步瞭解、讀懂繪本,按圖索驥尋找其推薦的經典兒童繪本。

這是非常重要的,當你關注了這方面的資訊多了,就會懂得,這樣,孩子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過,魚爸要強調的是,孩子的意願和興趣點非常重要,不要一味地追求圖書的名氣和是不是獲獎,因為喜愛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孩子喜歡車,就給他買《你認識這些車嗎?》,孩子非常愛看)父母既要投其所好,又要為書本的整體品質把關。

親子閱讀三個境界:

第一個是知心:就是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的能力。

第二個是用心:這個時候就要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在不同的階段,給予孩子最好的引導和圖書。

第三個是無心:到了這個階段,閱讀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主要就是要靠孩子的自覺,嘗到了閱讀快樂的孩子,閱讀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更重要的是,在無心中放棄那些功利的目的,不要為了給孩子解決問題或者提高成績才給孩子找書讀。因為圖書不是藥,療效不明顯。

記住:“圖畫書是孩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孩子們營造出了一個純真、美好的童年”

閱讀是慢活兒,需要積累,需要未雨綢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