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批評孩子注意“七不責”

《黃帝內經育胎智慧》中提出批評孩子“七不責”原則, 值得家長參考。

1.對眾不責:大庭廣眾之下最好不要責備孩子, 以免傷害其自尊心。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懊悔, 就給孩子留個臺階, 你的寬容會讓孩子更加真誠改過。

3.暮夜不責:睡覺前不要批評孩子, 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入睡, 容易導致噩夢、夜驚等。

4.飲食不責:吃飯的時候責備孩子, 容易使消化功能受影響。

5.歡慶不責:正高興的時候突然挨批評, 年幼的孩子很難承受和調節這種心理落差。

6.悲憂不責:傷心哭泣時又遭到責備, 對孩子來說“雪上加霜”,

Advertisiment
可能陷入情緒低谷, 變得自卑。

7.疾病不責: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 此時孩子更需要關愛和溫暖, 而不是批評反省。

無論家長還是孩子, 情緒激動、心情不佳時, 都不利於分析問題和認識錯誤。 因此, 孩子犯了錯, 首先, 最好先留出一段緩衝時間, 等雙方情緒都平靜下來, 冷靜思考之後, 再進行詢問和管教。 其次, 批評要有針對性, 對事不對人。 只有具體, 孩子才會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裡, 才知道如何改正。 比如客觀地告訴孩子“嘲笑老年人是不禮貌的”, 而不要用“你是個壞孩子”之類的語言否定其人格和尊嚴。 最後, 不要反復強調孩子的過失, 而要鼓勵他積極改過, 同時傳達出你的信任。 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 做錯了事應該受到批評,

Advertisiment
但父母不會因為他做了錯事就不愛他, 而是希望他更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