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批評孩子如何管用又不出格

該吃飯了, 四歲的雷雷仍拿著玩具不肯放, 叫了幾遍也沒反應, 媽媽決定來點硬的。 雷雷哭鬧著不肯放玩具, 掙扎間竟用玩具把媽媽的頭給敲出了個大包。 媽媽這下可火了, 生氣地把孩子說了一頓。 可說完之後, 看著兒子哭得可憐兮兮, 她又心軟了, 開始後悔:自己這樣批評孩子, 會不會給他留下心理陰影?

雷雷媽的擔心, 生活中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過類似的困擾:孩子難免會犯錯, 不批評是不可能的, 面對孩子的錯誤, 父母有責任批評和管教, 可怎樣的批評才能既有作用, 又不傷害孩子呢?心理專家告訴我們,

Advertisiment
在批評和尊重之間, 瞭解孩子的承受能力, 並選擇適合的批評方式, 會説明父母找到平衡。

批評的態度――批評不等於不尊重

對於眾多家長的問題, “樂暄之家”家庭治療中心宮學萍說, 現在的家長保護孩子自尊的意識增強了, 可有時卻把“對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這兩件事給簡單對立起來, 好像保護孩子的尊嚴, 就要放棄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評。 其實, 如果我們瞭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對批評的接受方式, 就完全可以根據他的承受能力, 進行適當的批評。 在孩子做錯事時, 明確地告訴他“這件事你做得不對”是非常必要的, 不能因為擔心傷害, 就不批評、不管教。

批評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們本著尊重孩子這一出發點,

Advertisiment
來選擇批評的方式, 批評便是公平的。 不會以大欺小地指責、謾駡孩子;也不會因為他年齡小, 就放鬆管教, 任由孩子一再犯錯。 最簡單的批評, 就是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 對一個四歲的孩子, 應當讓他知道, 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媽媽的頭, 媽媽會很痛, 他也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去攻擊別人。 而這樣的批評, 並不存在不尊重或傷害。

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批評, 往往是由於我們忽略了自己該告訴孩子的重點是什麼。 就拿雷雷媽的例子來說, 孩子打了媽媽, 我們可能一時氣極說, 你竟敢打媽媽, 真是個壞孩子!但這樣會把一件具體的事, 擴大到“壞”和“好”的區分, 給孩子留下長遠的影響。 我們真正應該告訴孩子的重點是:打人是不好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會傷害到別人。

批評的方法――一事歸一事

因此,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 我們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評是為了讓他知道, 做什麼樣的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而不是為了傷害他或給他打上“壞孩子”的標籤, 就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建議家長:批評一定要針對具體的事情, 比如, 孩子回家後忘記洗手, 應該告訴他, 每個人回家後都要洗手, 不洗手對健康會有很大危害, 而不要擴大到其他事情上, 或把孩子以前犯的錯陳芝麻爛穀子一併又反倒出來。 當孩子的錯誤舉動涉及人際關係時, 最理想的方式是用兩個步驟去“完成”一次批評:1.把自己對於孩子某個行為的感受直接告訴他。 2.平靜地告訴孩子, 你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

Advertisiment
只是這次做錯了。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女孩子如何運動才能長高?

    只要是能拉伸筋骨、伸展身體的運動都有利於長高。例如健美操、跳繩、籃球、羽毛球、單杠,都可以的。女孩子的話,平時壓壓腿,跳舞,跳跳繩就好。不過運動提升的空間也是有限的,父母也要記得給孩子補充營養,營養... [詳細答案]

  • 2回答

    孩子如何補鈣和鐵呢?

    亨博士的鈣鐵鋅咀嚼片。三種元素同補。效果還是挺好的。 [詳細答案]

  • 7回答

    4-5歲孩子如何教育

    有三方面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孩子如何教育

    教育孩子,應該把尊重與信任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當家長不分場合訓斥孩子,使其自尊心受挫,就會不聽話,逆反心理更重。但是對於一些禮節習慣,要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要立即指出,要讓她自己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詳細答案]

  • 3回答

    6個月大的孩子如何添加輔食

    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