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足口病高強度流行,家長防護要趁早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可防可治。 以夏季和早秋較常見。 該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徵。 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 發熱1-2天后出現口腔潰瘍, 開始為紅色小皰疹, 然後常變為潰瘍。 口腔皰疹常見於舌、牙齦和口腔頰粘膜。 1-2天后可見皮膚斑丘疹, 有些為皰疹, 皮疹不癢, 常見於手掌和足底, 也可見於臀部。 有的病人僅有皮疹或口腔潰瘍。 從感染到出現症狀即潛伏期通常是3—6天。 手足口病有中度傳染性。 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糞便。

Advertisiment
在發病的第一周傳染性最強。 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亦可經水感染。 手足口病不會在人和動物或寵物間傳播。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 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 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 感染後只獲得該型別病毒的免疫力, 對其他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 即患手足口病後還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潛伏期:多為2~10天, 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 發熱,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 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 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 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多在一周內痊癒, 預後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 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Advertisiment

2.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 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 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1)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 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 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

(2)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 口唇發紺, 咳嗽, 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囉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 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

Advertisiment
心率增快或減慢, 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急性起病, 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狀皰疹, 米粒大小, 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 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 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狀。 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症狀, 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 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 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 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 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相關閱讀: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Advertisiment

怎樣治療?

一般治療

本病如無併發症, 預後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內痊癒。 主要為對症治療。

1、首先隔離患兒, 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2、對症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口腔內皰疹及潰瘍嚴重者, 用康復新液含漱或塗患處, 也可將思密達調成糊狀於飯後用棉簽敷在潰瘍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要舒適、柔軟, 經常更換。

4、剪短寶寶的指甲, 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 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寶寶, 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7、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 補充維生素B、C等。

西醫

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並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相關閱讀:只要對症治療手足口不可怕

如何預防?

1、預防手足口病的根本,還是需要注意衛生。保持家裡的通風清潔,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污染機會。最好經常用滴露來洗手,不吃外面的零食和生冷東西,要勤曬被子。如果是嬰幼兒最好到期給衣物玩具消毒。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2、而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乳☆禁☆頭。不帶幼兒去人群集中的場所,注意營養和休息,防止過度疲勞。也可口服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如、大青葉、金銀花等。

3、經常留意寶寶的咳嗽和感冒,生病時要及時看醫生,檢查有沒有手足口病的發展跡象。手足口病症狀: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可受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相關閱讀:春季做好手足口病預防工作

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並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相關閱讀:只要對症治療手足口不可怕

如何預防?

1、預防手足口病的根本,還是需要注意衛生。保持家裡的通風清潔,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污染機會。最好經常用滴露來洗手,不吃外面的零食和生冷東西,要勤曬被子。如果是嬰幼兒最好到期給衣物玩具消毒。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2、而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乳☆禁☆頭。不帶幼兒去人群集中的場所,注意營養和休息,防止過度疲勞。也可口服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如、大青葉、金銀花等。

3、經常留意寶寶的咳嗽和感冒,生病時要及時看醫生,檢查有沒有手足口病的發展跡象。手足口病症狀: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可受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相關閱讀:春季做好手足口病預防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