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足口病寶寶注意 勿入飲食四大誤區

手足口病患兒一般會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的症狀導致食欲減退, 加之手、足及口腔內有容易破潰的水泡, 所以患兒一般也會因為口腔疼痛而畏食, 這個時候家長在改善患兒不適時, 也需警惕進入營養誤區。

誤區一 急性期口味重

手足口病小兒生病時精神狀態及胃腸道的消化功能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粗糙、難消化、刺激性大的食物會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擔, 造成小兒口腔及胃腸道的不適。 所以手足口病小兒急性期家長需準備清淡易消化、溫度適宜的流質食物, 避免食物對手足口病小兒口腔及胃腸道的刺激及損傷,

Advertisiment
促使營養較好的吸收, 家長也可以給小兒準備一根吸管, 緩解小兒對進食時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緒。

讓手足口病患兒少食多餐, 維持其基本營養需要, 待患兒進入疾病恢復期時, 食物就可以逐漸改為泥糊狀和正常飲食, 選用一些患兒感興趣的食物以提高食欲, 攝入高熱量、高營養素供給患兒每日活動所需。 另外一歲以內的寶寶在生病期應減少輔食量或暫停輔食, 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手足口病寶寶飲食的四大誤區

誤區二 讓小兒喝冷牛奶去暑熱

未加熱的鮮牛奶, 會因蛋白過敏而導致鐵的丟失, 造成患兒營養失衡, 而冷涼的食物同時也會刺激手足口病患兒的胃腸道, 導致腹痛、腹瀉。

Advertisiment

誤區三 鮮榨豆漿放久點沒關係

鮮榨的豆漿如果放置時間過長, 會使細菌繁殖, 食物變質, 加重手足口病小兒胃腸道的不適。 所以鮮榨的豆漿放置時間不可超過四個小時, 最好是兩個小時內喝完, 保證患兒食物的新鮮。

誤區四 患病期間吃素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 患兒在患病期間飲食要“全素, 不動葷腥”。 這是錯誤的。 因為完全吃素, 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 營養品質不夠, 缺少優質蛋白質, 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 故全素不妥。

媽媽們在走出誤區的同時, 也注意以下的飲食原則, 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有用哦!

飲食原則

飲食宜清淡, 宜吃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如乾酵母、馬鈴薯、雞肉、牛肝、腎臟、香蕉等。 核桃仁、向日葵子、香榧子、小核桃、西瓜子等富含鋅和亞油酸,

Advertisiment
也可常吃。 其他尚有茶葉、蘋果、胡蘿蔔、瘦肉、蛋類等也可經常服食。 小兒因牛奶引起濕疹者, 可改吃人乳或豆奶等, 也可將牛奶煮沸幾次以改變其白蛋白的性質而減少其過敏。 或改限奶粉。

手足口病寶寶飲食的四大誤區

藥膳食療

1.赤豆米仁湯:赤小豆、米仁各30克, 煮熟爛, 加糖適量, 日服2次, 小兒可減量或僅吃湯, 可吃一段時間。

2.綠豆百合湯:綠豆、百合幹各30克煮湯吃, 加糖適量服食, 日服2次, 可吃一段時間。

3.米仁荸薺湯:生米仁5克, 荸薺10枚去皮切片, 加水煮服, 每日1次, 連服10天。

4.鮮地瓜:鮮地瓜60克去皮擠汁, 並將渣搗爛如泥狀, 加醋適量調勻, 敷患處, 汁可飲服, 連用5~7天。

5.龍井茶:龍井茶6克, 沸水泡至50毫升, 加糖少許,

Advertisiment
對嬰兒濕疹可每日分次喂服, 連喂1-2周。

6.鮮蘆根汁:鮮蘆根100克擠汁, 日數次喂服, 連喂一周左右, 可治嬰幼兒濕疹。

7.綠豆甘草湯:綠豆60克, 甘草5克煮湯, 吃綠豆及湯, 小兒量減半。

8.赤小豆:赤小豆10克。 焙乾研成粉末狀;用雞蛋清一個調之成厚糊狀, 塗於患處。 若滲液多者, 可加松花粉敷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