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指是寶寶第一個安撫奶嘴

很多父母可能已經有這樣的經驗:當孩子哭鬧的時候, 把安撫奶嘴放進他嘴裡, 寶寶立刻就停止哭鬧, 一心一意“啃”起了奶嘴;另一些孩子則非常喜歡吃手指, 怎麼說都改不了。 面對這些問題, 媽媽們有點困惑了……

吸吮是寶寶的需要

不管是吸奶嘴還是吸手指, 其實都是寶寶的一種生理反射和心理需求。

吸吮是嬰兒與生俱有的反射行為, 讓寶寶一出生就可順利吸奶, 以滿足他生理上的需求。 這還可以追溯到子宮內的胎兒期, 胎兒在羊水裡無所事事, 就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 所以手指是先天配備的第一個安撫奶嘴。

Advertisiment

同時, 吸吮是寶寶處理壓力的方法之一, 大多數寶寶在1歲內都會吮手指或吸安撫奶嘴。

使用安撫奶嘴注意事項

相對於吸手指而言, 安撫奶嘴更衛生, 也同樣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 使他安靜下來, 而且還能幫助寶寶學習鼻呼吸。 但在使用時, 也要注意:

1、在新生兒學會適當的吸吮母乳之前, 不要使用奶嘴。 因為吸乳☆禁☆頭和吸奶嘴(包括奶瓶)是不同的肌肉機制。 太早引入奶嘴, 會造成寶寶混淆, 干擾孩子學習正確的咬合技巧, 讓哺乳無法成功。

2、不要動輒給孩子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是父母照顧孩子的輔助品而非替代品。 當寶寶吵鬧、不安時, 父母應先留意孩子吵鬧的時段和情境, 試著解讀他的需要:是餓了、困了,

Advertisiment
還是要大人抱, 然後再決定是否給他安撫奶嘴。 有的父母一聽到孩子哭, 就塞進奶嘴讓他閉嘴, 這對孩子和大人而言都是壞習慣。

3、使用安撫奶嘴一定要注意衛生, 以免將細菌帶入寶寶口腔, 造成寶寶身體不適。

4、長期使用安撫奶嘴可能造成咬合不正, 因此使用安撫奶嘴時間不能過長。 一般情況下, 孩子1歲時就該開始戒了, 最晚不能超過4歲, 否則孩子下顎骨骼定型以後, 要矯正牙床就要費很大功夫了。

戒奶嘴, 解開寶寶的奶嘴情結

1歲以內的寶寶吸手指或用安撫奶嘴都是很正常的。 1歲以後, 寶寶會走路了, 活動範圍有了巨大的改變, 眼界更加開闊, 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這時就該讓寶寶脫離安撫奶嘴。 不過給寶寶戒奶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別期待寶寶在一兩天內就突然不要奶嘴了, 媽媽不能急於求成, 應該有些耐心, 慢慢來。

父母可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轉移孩子對奶嘴的注意力。 當孩子想要安撫奶嘴或是要吃手指時, 父母可以給他講故事、做遊戲等。 告訴孩子“你長大了, 不必再用安撫奶嘴了”, 使他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要循序漸進, 首先儘量延長孩子在白天不用安撫奶嘴的時間, 等到他白天不需要安撫奶嘴了, 再進一步戒除睡前及睡覺時吸安撫奶嘴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