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扁平足孩子,如何愛護?

 

週一上午, 足科中心的客人越來越多。 一位面帶愁容的母親帶著兒子走了進來, 兒子的身子比較胖, 無精打采的樣子, 一進門,

Advertisiment
母親就急迫的說:吳先生, 我兒子已經8歲了, 但是現在發覺越來越懶惰, 行動緩慢, 不像其它小朋友那樣活躍。 每天上學都隨頭喪氣, 成績也直線下降, 有時還不肯去上學, 我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 醫生說沒事, 心理各方面都正常, 然後建議我來找你, 可是我不明白, 這和足部有什麼關聯呢?

行動不便, 扁平足惹的“禍”

“噢, 是嗎?別著急, 先讓我看看”瞧著眼前的這個可愛的小傢伙, 圓嘟嘟的臉, 圓嘟嘟的身子, 憑著多年的經驗, 吳先生確定這個小朋友的體重過重了。 然後竴下身子檢查足部情況, 發覺有入字腳的傾向, 而且足部扁平, 足弓下陷導致行動不便、緩慢, 很明顯, 這就是扁平足惹的禍。

“扁平足?有這麼嚴重嗎?有得治嗎?”母親急切的問。

Advertisiment

“別著急, 不用太過於擔心。 ”吳先生一邊安慰母親, 一邊接著解釋“扁平足不是病態, 他只是一種足部的形態跡象, 一般4-14歲的小朋友足底筋健偏柔軟, 令足弓下陷而形成, 但因在此階段的小朋友骨骼生長未成熟, 只要平時穿著時注意選擇有足弓承托的健康鞋, 多做足部運動, 注意坐姿及飲食習慣, 減輕體重, 這樣可有效預防惡化情況。 ”

扁平足, 離你太近

許多家長像這對母子一樣, 因為不理解扁平足的真正意義, 忽視對足部的保護, 導致留下不同的後遺症。 扁平足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較常見的足部問題之一, 在四歲至十四歲以下的階段, 兒童的骨骼及肌肉發育還未成熟, 容易因發育不良, 引致足弓承托力較弱, 如果小朋友身體過重,

Advertisiment
支撐全身的重量容易偏重於足部, 足弓負荷因而加重, 導致承托力不足夠, 影響骨骼及肌肉的發育, 出現足弓下陷的情況, 形成後天足弓偏低現象, 即是我們所說的扁平足。 要徹底預防, 就要從小正確保護足部健康, 慎選鞋子。

 扁平足會令身體重心偏移, 腳部受壓情況亦因而加重, 所以一般扁平足患者在走路或跑步時都會容易感到小腿及腳跟下方疲累, 不但影響日常活動, 而且會同時令腿部變形。 資深足科矯形師吳昆英先生表示:扁平足問題會令腳部壓力加重, 容易失去重心及平衡, 同時引致後足外翻問題, 影響步行姿勢。 另外, 由於膝部成為另一個受壓部位, 亦有可能引起X形腿問題。

 據最近的學校體檢報告,

Advertisiment
有近6成以上的小學生患有扁平足及各種足患,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資料, 在香港, 據接受訪問的二百名家長中, 逾九成會主動瞭解子女有否扁平足及寒背問題。 八成多有懷疑時, 會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查詢, 但仍有很多家長不懂正確判斷子女情況, 並從飲食及運動習慣協助孩子改善問題。

扁平足, 不用怕

小朋友較常見的足患包括扁平足、後跟外翻及入字腳等。 如能在十四五歲前, 以簡單的運動方法矯正錯誤習慣及穿合適的鞋子均能有效改善有關情況。

改善扁平足, 吳昆英先生表示, 最常使用的是護足鞋及鞋墊, “四至十歲是控制及改善扁平足的最好時期, 因這時期的小朋友骨骼尚未發育成熟, 如能及早透過足弓承托,

Advertisiment
剌激足弓成長, 將大有幫助。 若屬於遺傳性的扁平足, 即使改善可能性較低, 仍要及早避免因扁平足帶來的不良影響。

改善及預防扁平足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多做足部運動。 小朋友缺乏運動是造成扁平足的另一主因, 針對性的足部運動, 能強化肌肉以及肋膜的發育, 同時鍛煉足弓承托力, 減低足弓下陷的機會。

健康護足小常識

1)足尖運動提升後腳跟, 維持以足尖支撐約5秒, 再慢慢回復後跟貼地。 可以站立或坐著進行, 每天進行20次。 有助鍛煉小腿及腳掌肌肉, 有助強化足弓。

2)修正不良姿勢避免日式跪坐、俯伏而睡或大腿向外反出的W坐法, 鼓勵盤膝而坐。

3)運動習慣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例如彈跳運動有助鍛煉小腿及足部肌肉;踏單車、蛙泳均有助調節髖骨內旋, 減低“入字腳”程度。

減低“入字腳”程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