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孩子的一些奇怪行為

當繈褓裡的小嬰兒一天天地長大, 你對他滿懷期待, 他也回應給你別樣的成長驚喜。 但是, 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 成長不可能只有驚喜, 這期間也伴隨著糾結和崩潰。 所以, 有時候這樣的念頭會躥進你的大腦:這孩子怎麼會這樣?難道他來自火星嗎?

孩子總有一些我們大人讀不懂的行為和思想, 育兒專家指出, 很多怪行為的合理解釋是, 孩子受一種不斷探索欲望的指使, 他們期望瞭解和領會這個新鮮世界的全部, 他們停不下來。 舉個例子, 我們大人習以為常的重力, 孩子會以很特別的視角去建立自己的體驗。

Advertisiment
他們會不斷地從高腳椅上扔下東西以領會“掉下”的概念。 作為大人, 你會怎麼想呢?“這孩子怎麼這麼成心啊!”是的, 當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父母首先要做的, 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接納這種怪行為為“正常”!心理學家曾經做過比喻, 孩子瞭解和學習這個世界的過程, 就像科學家在做試驗一樣, 看起來有些瘋狂, 但這個過程中所達到的飛躍和興奮是我們難以體會到的。

所以, 讓我們換個角度吧, 不妨把孩子的這些怪行為看成是一場場瘋狂的科學試驗, 我們的任務是保護孩子不斷試驗的好奇心, 並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安全保障。

1.紙盒子探險

可能的場景:一個過生日的小女孩, 收到了大件的禮物—輛嶄新的公主自行車。

Advertisiment
當禮物完美地呈現在女孩面前時, 她卻對裝自行車的大盒子更感興趣, 興奮地鑽進去, 鑽出來, 完全把精美的自行車曬在了一邊。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很享受一個被包裹得像個蠶蛹一樣的小角落, 這樣他會非常有安全感。 而且, 他們可以“消失”, 但很快又會出現, 這讓孩子很有控制感。 類似的行為還有團著身子鑽到購物袋裡, 或者把頭鑽到被子裡, 而屁股還在外面露著的“捉迷藏”。

父母可以怎麼做:把這個遊戲也當作另類藏貓貓吧, 為了讓孩子玩得更盡興, 在他鑽到盒子或者袋子裡的時候, 嘗試去“尋找”他:“我的寶貝哪去了?我怎麼找不到了呢?窗簾後面沒有, 桌子下面也沒有啊!”孩子一定會超有成就感。

Advertisiment

2.爬高挑戰

可能的場景:稍一不留神, 9個月的寶寶就可能從床上爬到了寫字臺上。 當你在廚房裡忙乎了一陣, 回到客廳就發現4歲的孩子在大椅子上摞上了小椅子, 正顫顫巍巍地準備踩著椅子登上電視櫃的頂層。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是在堅持不懈的鍛煉中建立起來的, 當他完成了很難完成的任務時會感到特別自豪, 這自豪感總在激勵他進行新的挑戰。 爬高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永遠充滿挑戰的事情, 他的目標總是隨著能力的發展而不斷增高。

父母可以怎麼做:冒險對父母來說, 總是伴隨著挫敗感, 因為無論你強調多少遍, 只要你一眼沒盯住, 孩子馬上就開始新的冒險。

Advertisiment
所以在保護好奇心的同時, 最重要的是做好安全的防範措施。 孩子對危瞼還沒有意識, 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從冒瞼的事情上轉移過來。

3.現代派的畢卡索

可能的場景:塗鴉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或早或晩著迷過的一件事情, 當他爆發塗鴉樂趣的那一天, 你家裡的牆壁上、沙發上、冰箱上就可能已經留下了他偉大的傑作。

孩子想要什麼:看似筒單的塗鴉, 其實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可以為孩子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孩子的塗鴉重想像、重情緒, 所以開始的時候他不會關注畫在哪、畫出什麼樣。 而大幅的牆面以及沙發、桌子等不同的材質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創作欲望。

父母可以怎麼做:父母首先要具備的心態是:不要因為難清潔而否定孩子的塗鴉行為,

Advertisiment
比如說一些“你畫的亂七八糟是什麼呀?看你把沙發都畫髒了!”這樣的話。 對於小寶寶來說, 講道理、定規則可能用處都不大, 最重要的還是引導, 比如在牆上或地上鋪一塊大大的紙, 讓孩子隨心所欲, 或者準備一些可清洗的水彩筆。 如果孩子感興趣, 還可以給孩子一根大毛筆, 帶一桶水到院子裡隨意塗抹。 如果孩子大一些, 規則起一定作用了, 可以專門建立一個塗鴉角, 或者給孩子準備一個塗鴉本, 讓他在上面塗塗畫畫。

4.泥巴的新發現

可能的場景:髒水坑、髒泥巴, 這些我們大人唯恐躲閃不及的東西, 孩子卻充滿興致, 幾分鐘就能渾身上下全是泥巴, 或者乾脆在你的尖叫聲中蹚過泥坑或者乾脆一屁股坐在泥裡。

孩子想要什麼:在泥巴或者水坑裡廝混能給孩子帶來非凡的觸覺體驗,泥巴從手指劃過時產生的觸覺和聲音、用手去碰觸泥巴時產生的神奇變化,以及踩在水坑裡水和腳發出的撲哧聲,都讓孩子著迷。孩子的目標並不是把自己搞髒,因為他根本不在乎髒不髒,這只是大人關心的事情。同樣,孩子喜歡玩沙子也是相同的道理。

父母可以怎麼做:不要總是一味地阻止,經常帶孩子去沙坑玩吧,或者給孩子的盤子裡放點土豆泥,讓他肆意地謔謔。偶爾下過雨後,讓孩子放縱地親密接觸一下泥水坑吧,大不了就是回去洗澡+洗衣服唄。

5.迴圈的樂趣

可能的場景:你的孩子可能一段時間總讓你講同一本書,或者總是喜歡翻來覆去地看一部動畫電影,你都煩了,他還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孩子想要什麼:對孩子來說,一方面他喜歡嘗試新事物,體驗冒險的感覺。另一方面,他也需要間歇,需要一些熟悉的事物,讓自己感到安心和舒適。熟悉的事物幫助孩子預知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從而有種盡在掌握的感覺,這種感覺幫他建立自信。

父母可以怎麼做:如果是一本最近總是重複的圖畫書,那就適時地停下來,讓孩子來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他會很享受“幫助”你完成故事的成就感。

6.裸奔哲學

可能的場景:你家有沒有過這樣的場景?當孩子洗完澡,他會偷偷地光著身子跑出去,在你想抓住他時,興奮地大笑著躲閃。或者在每天入睡時,把自己扒光,在房間裡晃來晃去。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尿片和衣服包裹著,猛然間失去這些束縛,會讓他感覺很自由,光著的感覺其實挺好的。同時,他也在通過這種縱容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獨立意識。

父母可以怎麼做:在安全的條件下,在不會著涼的前提下,給他這份自由吧! 延伸閱讀: 小技巧激發寶貝塗鴉興趣 藝術教育並非唱歌和塗鴉 小技巧激發寶貝塗鴉興趣 塗鴉是寶寶進行想像的手段 藝術教育就是唱歌和塗鴉嗎?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分享到:

7.馬桶探秘

可能的場景:幾乎每個孩子都對馬桶產生過獨特的興趣,喜歡把髮卡、玩具、梳子通通扔到馬桶裡,看著馬桶旋轉的渦流而入迷。

孩子想要什麼:水從旋渦中把東西變沒,對孩子來說太新鮮和神奇了,當他可以自己使用馬桶時,他可能會非常關注自己的排泄物是怎麼變沒的。沒別的,這就是無窮的好奇心。

父母可以怎麼做:馬桶有細菌和溺水的危險,所以呢,還是要小心一些,必要的時候,最好能把馬桶蓋上鎖,或者把衛生間的門鎖好。

8.不雅惡作劇

可能的場景:如果你的孩子某一天興奮地告訴你:“我在浴缸裡放了34個大屁!”你會哈哈大笑嗎?如果是的話,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孩子想要什麼:4歲左右的孩子特別喜歡用“屁”“屁股”“拉屎”這樣的詞彙,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是社交禁忌,他們是想故意打破這些禁忌,從而達到惡作劇的效果。

父母可以怎麼做:首先不要笑,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不是在很多人面前,不用理他就可以了,沒有了捧場的,他也就不會再起勁兒了。如果是在聚會上的故意行為,給他一個Time-out吧,告訴他只有當他把那些不雅的詞都收好了,才歡迎他回來。

或者乾脆在你的尖叫聲中蹚過泥坑或者乾脆一屁股坐在泥裡。

孩子想要什麼:在泥巴或者水坑裡廝混能給孩子帶來非凡的觸覺體驗,泥巴從手指劃過時產生的觸覺和聲音、用手去碰觸泥巴時產生的神奇變化,以及踩在水坑裡水和腳發出的撲哧聲,都讓孩子著迷。孩子的目標並不是把自己搞髒,因為他根本不在乎髒不髒,這只是大人關心的事情。同樣,孩子喜歡玩沙子也是相同的道理。

父母可以怎麼做:不要總是一味地阻止,經常帶孩子去沙坑玩吧,或者給孩子的盤子裡放點土豆泥,讓他肆意地謔謔。偶爾下過雨後,讓孩子放縱地親密接觸一下泥水坑吧,大不了就是回去洗澡+洗衣服唄。

5.迴圈的樂趣

可能的場景:你的孩子可能一段時間總讓你講同一本書,或者總是喜歡翻來覆去地看一部動畫電影,你都煩了,他還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孩子想要什麼:對孩子來說,一方面他喜歡嘗試新事物,體驗冒險的感覺。另一方面,他也需要間歇,需要一些熟悉的事物,讓自己感到安心和舒適。熟悉的事物幫助孩子預知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從而有種盡在掌握的感覺,這種感覺幫他建立自信。

父母可以怎麼做:如果是一本最近總是重複的圖畫書,那就適時地停下來,讓孩子來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他會很享受“幫助”你完成故事的成就感。

6.裸奔哲學

可能的場景:你家有沒有過這樣的場景?當孩子洗完澡,他會偷偷地光著身子跑出去,在你想抓住他時,興奮地大笑著躲閃。或者在每天入睡時,把自己扒光,在房間裡晃來晃去。

孩子想要什麼: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尿片和衣服包裹著,猛然間失去這些束縛,會讓他感覺很自由,光著的感覺其實挺好的。同時,他也在通過這種縱容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獨立意識。

父母可以怎麼做:在安全的條件下,在不會著涼的前提下,給他這份自由吧! 延伸閱讀: 小技巧激發寶貝塗鴉興趣 藝術教育並非唱歌和塗鴉 小技巧激發寶貝塗鴉興趣 塗鴉是寶寶進行想像的手段 藝術教育就是唱歌和塗鴉嗎?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分享到:

7.馬桶探秘

可能的場景:幾乎每個孩子都對馬桶產生過獨特的興趣,喜歡把髮卡、玩具、梳子通通扔到馬桶裡,看著馬桶旋轉的渦流而入迷。

孩子想要什麼:水從旋渦中把東西變沒,對孩子來說太新鮮和神奇了,當他可以自己使用馬桶時,他可能會非常關注自己的排泄物是怎麼變沒的。沒別的,這就是無窮的好奇心。

父母可以怎麼做:馬桶有細菌和溺水的危險,所以呢,還是要小心一些,必要的時候,最好能把馬桶蓋上鎖,或者把衛生間的門鎖好。

8.不雅惡作劇

可能的場景:如果你的孩子某一天興奮地告訴你:“我在浴缸裡放了34個大屁!”你會哈哈大笑嗎?如果是的話,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孩子想要什麼:4歲左右的孩子特別喜歡用“屁”“屁股”“拉屎”這樣的詞彙,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是社交禁忌,他們是想故意打破這些禁忌,從而達到惡作劇的效果。

父母可以怎麼做:首先不要笑,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不是在很多人面前,不用理他就可以了,沒有了捧場的,他也就不會再起勁兒了。如果是在聚會上的故意行為,給他一個Time-out吧,告訴他只有當他把那些不雅的詞都收好了,才歡迎他回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