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功母乳餵養需“搶時間”

專家指出, 分娩後寶寶的早接觸、早吸吮、按需哺乳, 不用橡皮乳☆禁☆頭是母乳餵養成功的保證。 相信通過專家的解讀後, 聰明的媽咪自不會錯過母乳餵養的第一時間。

產後72小時內為泌乳過渡期

通過肌膚的接觸, 母親給予寶寶新生的喜悅。

分娩後寶寶的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也是母嬰之間第一次的情感交流。 但由於產後最初幾天的少乳期, 使許多母親喪失了餵養的信心, 放棄了這珍貴的交流機會。 那麼如何才能堅持母乳餵養呢?這就需要母親緊緊把握好母乳餵養的“時間關”了。

對於頭幾天的少乳,

Advertisiment
作為母親千萬不要慌張。 因為產後72小時內是建立泌乳期, 為泌乳量從少到多的過渡時期。 分娩後早吸吮可促進下丘腦釋放催產素和催乳素, 使乳☆禁☆房早下奶, 有利於乳汁分泌。 如果母親在少乳期就使用奶瓶餵養, 反而減少了新生兒對母親乳☆禁☆頭的刺激, 從而母乳餵養失敗。

嬰兒吸吮的次數越多, 對母親乳☆禁☆頭乳暈的刺激越多, 乳汁分泌也就越多。 有效的吸吮也有利於乳汁分泌和乳☆禁☆房的排空, 使泌乳始動時間提前、泌乳量增加、預防乳汁淤積。 因此, 早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斷泌乳的關鍵。

出生後半小時內早接觸、早吸吮

那麼究竟何時才是給予新生兒早吸吮的最佳時機?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於純母乳餵養的推薦定義為:在出生後半小時內給予嬰兒早接觸早吸吮,

Advertisiment
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 這樣便能強化嬰兒的吸吮能力, 通過早吸吮刺激乳☆禁☆頭神經末梢傳入垂體前葉, 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 提早充盈乳☆禁☆房, 保證新生兒能吃到足夠的母乳, 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除了把好母乳餵養的“時間關”以外, 按需哺乳的次數和間隔時間不受限制亦是另一個“時間關”。 不使用奶瓶, 奶嘴和安慰奶嘴, 按需哺乳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滿足新生兒的口欲及心理需要。 嬰兒頻繁有效的吸吮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 加速產後子宮的復舊, 並且有效預防奶脹。 另外, 產婦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 以此作為人類哺育嬰兒最成功的方式。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跟人工餵養相比的最大優勢

母乳餵養維護了食物與營養的均衡, 是增強嬰兒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 相比之下, 人工餵養存在諸多的風險。 奶粉的基礎原料是牛奶, 而牛奶中各種營養物質與人乳是不同的。 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 而過高的蛋白質對嬰兒的腎臟以及其他尚未發育的器官會造成負擔。 母親初乳中的抗體, 核苷酸和牛磺酸等對嬰幼兒的大腦以及視力發育是必須的。 它能夠清理腸道, 促進胎糞的排出, 也可預防黃疸的發生, 從而降低了嬰兒特異性疾病、哮喘、糖尿病的發病率。 母乳中的免疫成分, 既不引起過敏又能增加嬰兒抵抗力, 並能預防腹瀉和呼吸道感染。 不僅如此,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于母親本身也受益匪淺。 它可以促進子宮收縮, 減少產後出血, 幫助子宮復舊, 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率。

純母乳餵養究竟持續多久好?

為了實現最佳生長和發育, 嬰兒在出生後最初的4-6個月應完全接受母乳餵養, 即僅食用母乳, 除有醫學指征的嬰兒以外。

世衛組織建議嬰兒在6個月大時(180天)根據其消化功能的狀況逐漸開始添加輔食。 補充食物在6-8個月期間應每天喂2-3次, 在9-11個月期間應增加到每天3-4次。 在12-23個月期間, 應給予3-4頓正餐。 根據兒童的胃口狀況, 也可在正餐之間吃1-2頓營養小餐。

奶水不足, 如何解決?

目前, 很多醫院或家庭在產婦無奶或少奶的情況下, 使用人工乳☆禁☆頭或杯子餵養。 可這些餵養方式均會減少對乳☆禁☆頭乳暈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影響乳汁的分泌。

新生兒不能建立正常的吸吮方式, 會產生乳☆禁☆頭錯覺的現象, 使其不願含接母親的乳☆禁☆頭, 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率。 人工乳☆禁☆頭或杯子減少了新生兒的正常口腔運動, 以致影響新生兒牙床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