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功媽媽的育兒故事,小故事悟出大道理!

換位思考大道理, 生活裡學

今天睡覺前, 我們一家三口在床上玩耍, 兒子不小心把頭撞在木質的床背上, 哇哇地叫了兩聲, 看到他沒哭, 我們也就沒搭理他。 過了一會兒, 只見兒子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床背, 此刻我深深地感覺到, 我們之前的教育理念在這時起到了作用。

我們一直教育兒子, 撞到了別的物體, 要替對方想想:你疼, 它也疼, 是不是應該替它揉揉?所以, 當兒子撞到一般物體並無大礙時, 我們都會先去揉揉那個被他撞到的東西, 若不是感到特別疼痛, 兒子也會跟著來揉揉。 這次碰撞, 在我們並無引導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他主動去揉床背, 這說明我們之前引導的行為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植下了種子。 我們這樣做的目的, 主要是讓他學會換位思考, 並且讓他學會善良, 學會寬容, 學會關懷他人他物。 從小學會寬容, 不斤斤計較, 這一定會讓他終生受用。

學會堅強, 先要明白不可怕

寶寶近來喜歡搬運東西。 某日, 寶寶又做起搬運工來, 只見他雙手拿著小板凳, 走到臥室門口前, 用手扶了一下門, 寶爸看到後, 在不遠處招呼他走過去。 本來他就顫抖著扶著門不敢邁步, 很害怕的樣子, 哪知道這時還拿不穩板凳, 哐當一聲, 掉地上了。 實木小板凳落在大理石過門石上, 聲音挺大的, 這下, 寶寶嚇哭了, 可是寶爸原地不動, 就站在那看著他哭。

Advertisiment
待他哭了一會兒後, 寶爸才過去抱他, 直接把他放床上, 然後拿起凳子摔地上, 高興地說:寶寶, 你看, 爸爸也摔凳子呢, 真好玩。 摔了幾下後, 寶寶看著爸爸高興地摔著凳子, 立即停止哭泣, 趴在床邊看著, 還主動要求下地去拿凳子。 下地後, 爺倆就拿著凳子使勁地摔地上, 哐當!哐當!大聲地響起來, 寶寶不但不哭, 還咯咯地大笑起來。

事後, 寶爸說:寶寶哭著時我不過去抱他, 是想讓他感到害怕, 當他習慣這種感覺後, 就會覺得害怕也不過如此而已。 之後, 我高興地摔凳子, 這時他就不再害怕哐當聲了, 甚至還主動要求拿著凳子摔著玩。 這樣, 當他不小心摔了凳子時, 就再也不會感到害怕了。

繪本裡的榜樣最管用!

常常, 寶寶是在我的訓斥聲,

Advertisiment
哭著進入夢鄉的。 後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得到一本《晚安, 法蘭西斯》的繪本。 繪本裡的法蘭西斯, 和寶寶一樣, 在睡前總能找出各種各樣不去睡覺的理由。 每天睡前, 我都跟她一起讀這個故事。 重複了幾個晚上之後, 我和她之間有了這樣的對話:

西西, 法蘭西斯乖不乖?我問。

不乖。 寶寶立刻回答。

為什麼不乖?我又問。

寶寶似乎有點明白我的意思, 瞪著我不吭聲。

她是不是太煩人了, 總要找出一大堆不睡覺的理由。 寶寶為什麼要睡覺呢?我循循善誘地問。

因為要上幼稚園。 寶寶說。

法蘭西斯不好好睡覺, 上幼稚園就會遲到, 該不該打屁股?我問。

打, 打寶寶揮舞著小手, 打在繪本上法蘭西斯的屁股上。

那寶寶要不要乖乖地睡覺?時機成熟了,

Advertisiment
我趕忙問道。

要!寶寶躺在了床上。 沒多久, 就睡著了。

後來, 針對寶寶成長要經歷的一些事情, 我又給寶寶買了各種各樣的繪本, 反復地給她讀, 她也把自己融入故事中, 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去運用繪本中學到的本領。

興趣培養, 不隨大流

有一次, 我看到鄰居家的小男孩在四歲多時就開始學習古箏, 就給木木報了一個學習古箏的興趣班, 哪知道, 上課才半小時, 她就堅定地說不想學。 最後決定不能勉強她, 於是就退班了。

但有一天, 女兒回家後突然跟我說:媽媽我想學鋼琴。 我聽了一驚, 但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思想鬥爭, 還是給她買了一台鋼琴, 報了一個鋼琴興趣班, 開始正式學習鋼琴了。 到目前為止, 她已經上了十六七節課了,

Advertisiment
而且還依然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此外她還喜歡舞蹈課, 喜歡穿著漂亮的舞蹈服、舞蹈鞋, 跟著老師開心地跳舞。 但木木也經常跟我商量說:媽媽, 我只想跳舞, 不想練基本功, 這樣可以嗎?

我說:不行呢, 舞蹈家都有很深厚的基本功的呀!她一聽舞蹈家都這樣立馬就刻苦了!自己選擇的興趣, 就不會覺得勞累的。

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 作為媽媽, 我會儘量讓她有機會去接觸, 但絕不強求, 如果她想進一步去瞭解, 我肯定大力支持, 如果她想淺嘗輒止, 我也不會強烈反對。 尊重她的意見, 不做跟屁蟲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