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戀母情結最易發生在這4類孩子身上,看看你家有危險嗎?

很明顯, 已經10歲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正常的, 表現出了對媽媽的過度依戀, 即戀母情結

一般來說, 有些孩子在3~6歲的階段會表現出依戀母親, 媽媽到哪裡孩子也跟到哪裡, 晚上要跟媽媽一起睡, 他們甚至還有些小怪癖, 比如摸著媽媽耳朵、頭髮甚至隱私部位睡覺,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但作為媽媽也不能放任孩子這樣的行為, 因為一旦養成習慣會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 但孩子6歲後還表現出對母親過度的依戀就要注意了, 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正常發展。

日本心理學家兼女作家、三個孩子的母親金盛浦子指出,

Advertisiment
戀母情結的發生其實有規律可循, 如果只考慮家庭的孩子的出生順序以及孩子性別, 即戀母情結最易發生在這4類孩子身上:

第一類:如果老大是女孩, 老二是男孩, 老二的可能性大;

第二類:如果老大是男孩, 老二是女孩的話, 絕對是老大的可能性大;

第三類:如果是兩姐妹的話, 那麼大姐的危險更大;

第四類:如果是兩兄弟的話, 那麼大哥的危險更大。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男孩子才有戀母情結, 女孩子也有。 當然, 上面的只是概率問題, 並不絕對, 最好還要考慮孩子的性格。

如果你家的孩子這樣被人評價:“這個孩子好乖哦, 媽媽說什麼都聽, 媽媽省力不少呢。 ”那麼這樣的孩子戀母情結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如果人家這樣評價你家孩子:“這孩子太不聽話了,

Advertisiment
媽媽說什麼TA都唱反調, 她媽媽肯定要操碎心了”, 這類孩子戀母情結的可能性偏低。

最後, 綜合孩子的這些因素, 即“乖巧性格+男女孩+出生順序”, 得出戀母情結的可能性排序:

第1危險:兩兄弟中的大哥

第2危險:兩兄妹的大哥

第3危險:兩姐弟的小弟、兩兄弟的小弟

第4危險:兩姐妹的大姐

第5危險:兩姐妹的小妹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不乖巧, 那麼參考上面的類別分類。

如果說上面的可能性是3成的話, 再加上父親長期缺失, 可能性會加大到5成。

如果你家的是獨生子女呢?

不少人以為, 獨生子女最容易得戀母情結, 但從概率上來說, 獨生子女反而屬於低概率。 為啥呢?獨生子女的父母由於孩子少,

Advertisiment
他們往往有讓獨生孩子儘早獨立的意識。 即使沒有這樣的意識, 因為只有一個孩子, 媽媽很快就能脫離大多數時間陪伴孩子、日夜顛倒照顧孩子的狀況回歸正常, 該上班的上班, 該學習的學習, 該跟老公恩愛的恩愛;也因為孩子少, 孩子接觸其他家人的機會也多;更因為媽媽的回歸職業軌道或尋求個人發展, 孩子也會自己獨立找樂子, 比如比較早的對社交的興趣。

當然不排除例外情況, 個別很疼愛孩子的全職媽媽, 一直難以跟孩子分開, 會導致負面後果, 或者被保護過度的獨生孩子也可能難以跟媽媽分離而導致戀母情結。

最不可能發生戀母情結的家庭

當家裡的兄弟姐妹越多, 發生戀母情結的可能性越低。 作為一個母親,

Advertisiment
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 家裡的孩子越多, 單個孩子獲取母親的陪伴也少, 發生戀母情結的可能性就會越低。

孩子戀母情結會有什麼危害?

如果一個孩子過度依戀母親, 童年時期會阻礙孩子跟外界的接觸, 包括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的交往, 上學喜歡哭鬧捨不得離開媽媽, 無法跟爸爸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等。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後, 他們往往也缺乏主見, 更願意聽從媽媽的安排, 跟媽媽的關係過於親密, 比如每天跟媽媽煲電話粥, 甚至帶著媽媽約會, 經常拿女友或妻子跟媽媽比較等, 不利於正常的婚姻關係的形成, 影響婚姻幸福。

如果懷疑孩子有戀母情結, 家長該怎麼辦?

1、及時跟孩子分房睡

一般來說, 孩子3歲後就可以嘗試分房了,

Advertisiment
如果6歲後還未分房, 並且懷疑孩子有戀母情結的話, 會讓孩子對媽媽的依戀越來越嚴重。 如果家庭沒有條件的, 比如房間不夠多, 至少也應該與孩子分床睡。 如果孩子跟老人睡可以嗎?如果孩子已經超過6歲, 6歲的孩子已經進入性萌芽期, 尤其不建議繼續跟異性老人睡。

2、跟家人一起照顧孩子

如果有條件, 建議媽媽跟家人一起照顧孩子, 尤其是當家裡的男孩子6歲後, 要多跟爸爸接觸培養男孩子的堅韌和剛強的氣質, 否則男孩子不僅會模仿了女性的言行舉動, 還會導致男孩子對媽媽過多的依戀。 相比起男孩子, 6歲後的女孩子跟媽媽的關係應該稍微密切但也不能過於親密, 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獨立。

3、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

養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分離,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要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了,無論上班也好,或是媽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罷,讓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時間和機會,鼓勵孩子出外跟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或者參加興趣班等,及時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

3、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

養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分離,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要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了,無論上班也好,或是媽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罷,讓孩子有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時間和機會,鼓勵孩子出外跟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或者參加興趣班等,及時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