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智力

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探討的一個熱門的話題。 那麼什麼是情緒智力呢?

專家們把它定義為四個主要的成分:一是準確和適當地知覺、評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二是運用情感進行思考的能力;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並有效地運用情感知識方面的能力;四是調節情緒, 以促進情感和智力發展的能力。 其實, 這個定義強調了情感對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 可以使人更加聰明。 那麼怎麼樣來促進孩子情緒智力的發展呢?

首先, 要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幼兒的教育中, 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Advertisiment
那就是任何時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設法立即進行解決, 不能讓孩子過長時間地哭泣, 因此最好的狀態是希望小孩子能總是保持微笑。 其實, 這恰恰不利於孩子的情緒智力的發展, 因為這樣一來, 孩子就失去了表達除了喜悅這種感情之外的其它類型的感情。

毋容置疑, 在孩子不能說話之前, 哭泣往往很自然地充當了語言的功能。 比如孩子需要某樣東西, 但是他不能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於是就通過哭泣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比如幼兒餓了, 他會哭;感覺很熱, 也會哭。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 在學會說話之後, 哭泣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功能, 變成了另一種表達需要的工具。

比如一個五歲的小男孩,

Advertisiment
在街上看到一個十分漂亮的玩具, 嚷著要買。 但是玩具的價錢貴得離譜, 因此男孩的父母都不願意給孩子買。 於是, 這個男孩哇哇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 一般的父母會怎麼做呢?表現得最多的行為就是安慰孩子, 叫孩子別哭, 哄孩子或者父母乾脆狠下心來, 將玩具買了, 以此讓孩子破涕為笑。 其實, 這極其不利於孩子的情感的表達和情緒智力的發展。

因為, 這樣一來, 孩子就會形成一個誤解:那就是哭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手段, 而不是在表達一種情感。 按理說, 這個時候這名男孩子應該感到一種挫折, 為表達挫折這種感情而進行哭泣。 所以, 對待剛才男孩的這種情況, 父母應該學會置之不理, 態度強硬, 讓其盡情地哭,

Advertisiment
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同時要在離孩子不遠的地方監視孩子的行為。

直到孩子止住哭聲了, 才繼續與孩子進行交流。 通過這樣, 讓孩子明白哭只是一中表達情感的方式而已, 而不是實現自己目標的手段。 同時, 也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是充滿了喜怒哀樂的, 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次, 要教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情緒智力很強調情緒對智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因而要讓孩子學會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 使其處於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中, 促進其智力的進一步發展。 在對孩子進行情緒調節方法的介紹上, 要注意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 採取孩子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 其中, 通過舉孩子身上或者身邊的例子來教會孩子調節情緒的方法使用得十分廣泛。

Advertisiment
比如要讓孩子學會情緒調節方法中的合理情緒化法。

合理化情緒法的核心觀點就是個人對一個事情產生的情緒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 而是由這個人對該事情的解釋引起的。 如果直接給孩子這樣講, 孩子肯定不會明白。

那麼, 就可以通過舉例子來說明這種情緒調節方法。 假設你的女兒念幼稚園的文靜今天早上睡懶覺, 結果上學遲到了, 被老師當眾批評了, 覺得心裡很難過, 因為感覺在小夥伴前丟了面子。

這個時候你怎麼樣去教會孩子使用合理情緒化法去調節她的情緒呢?作為父母, 你就應該給她講明這樣一個道理:你難過的原因是你遲到後被老師批評了。

那你要想一下,

Advertisiment
這其實是告訴你一個道理:上課要守時。 否則, 你就會在同學們面前被老師批評。 所以, 不要再難過了, 以後不再睡懶覺, 不再上課遲到了, 就不會被老師批評了。 通過這樣來逐步引導孩子, 加上你的耐心和恒心, 孩子就會逐漸學會如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問題。 因此, 其它情緒調節的方法也可採取類似的方式, 傳授給孩子。

總之, 提高情緒智力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 但是只要你能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 孩子的情緒智力一定會取得一個比較滿意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