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懂得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 ”善於傾聽也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從溝通的角度而言,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學會傾聽, 是溝通的第一步。 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父母只有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 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 也才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 孩子傾訴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 需要由環境和氣氛來培養。 當父母能以平等的心態傾聽孩子訴說的時候, 那麼, 孩子就會從父母這裡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

Advertisiment
從而, 溝通就會變得順暢。 然而在現實社會中, 許多父母在生活上對孩子十分關愛, 說得上是“銜在嘴裡怕燙著, 吐出來怕凍著”。 可真正將孩子作為有人格尊嚴的人看待的父母卻並不多。 例如, 孩子學習和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或者疑惑, 在向父母訴說時, 很多家長稍不如意, 就會打斷孩子的話, 不讓孩子把話說完, 輕則斥責, 重則打罵。 對此, 孩子只能將話咽回去, 這肯定不是家長們所希望的結果。 為什麼父母不能靜下心來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呢?

事實證明,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 如果父母能多扮演一下傾聽者的角色, 孩子一定會對父母說出他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話,

雯雯今年上六年級。 最近,

Advertisiment
雯雯媽媽發現女兒和平時很不一樣, 經常一個人悶悶不樂, 也不像往常一樣愛說愛笑了。 雯雯媽媽想, 女兒有心事了, 便決定找女兒談一談。

這天, 吃過晚飯, 雯雯媽媽拉著雯雯的手, 說: “我女兒這幾天好像很不高興。 走!媽媽帶你去公園散散步。 ”

雯雯一路上都沒說話。 一直走到了一張長椅前, 雯雯拉著媽媽坐了下來。 看著女兒欲言又止的樣子, 雯雯媽媽說: “雯雯, 你長大了, 人長大了都會有心事。 我不是說過嗎?我雖然是你的媽媽, 但也是你最好的‘朋友, 。 你有什麼心事、什麼困難都可以和媽媽訴說, 媽媽即使幫不了你, 也可以為你分擔一點啊, 對不對?還有人比媽媽更值得你信任嗎?”

這時, 雯雯好像才沒有了顧忌, 靠著媽媽的肩膀,

Advertisiment
小聲地說: “媽媽, 我總覺得這件事不太好說。 怕您不理解, 怕您生氣。

雯雯媽媽笑了, 說: “傻孩子, 媽媽也是從你這麼大長過來的, 有什麼不理解的?說說看?”

雯雯想了一會兒, 說: “媽媽, 您知道我的同桌楊剛吧?”

“哦, 那個男孩子成績也很棒, 我知道。 ”媽媽回答。

雯雯接著說: “我們關係不錯, 平時考試不是我第一, 就是他第一。 不同的是我數學比較好, 而他的數學成績很一般, 所以平時放學以後我經常留在班級幫他補習數學。 可上周……媽媽, 他說他……喜歡我。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雯雯媽媽這時才明白了女兒這些天來情緒不好的原因。 但是雯雯媽媽想, 這事挺棘手的, 一定要處理好。 想到這裡, 雯雯媽媽拍了拍女兒的後背說: “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Advertisiment
這說明你長大了。 你能和媽媽說這件事, 媽媽很高興。 再說了, 有人喜歡你, 說明我女兒好唄。 媽媽高興!其實, 媽媽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

“是嗎?”雯雯瞪大了眼睛, 看著媽媽。

“媽媽那個時候比你大一點, 十四五歲的樣子。 住我家鄰居的一個男孩經常騎自行車去學校接我放學。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他就是看在鄰居和朋友的面子上來接我的呢, 直到有一天他給我寫了一封信……後來我給他回信了, 告訴他我想要一個他這樣的哥哥。 再後來他就真成了我哥哥, 我們一直都是比較好的朋友。 直到後來搬家了才失去聯繫的。 雯雯, 你現在也長大了, 你也應該知道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 對吧?媽媽建議你和楊剛說清楚, 做朋友挺好的,

Advertisiment
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但不能有其他的想法, 因為你們還沒有真正長大。 媽媽相信楊剛能想通的。 如果有什麼麻煩你可以隨時和媽媽溝通, 好嗎?別難過了。 ”

“媽媽, 您真好。 我開始都不敢和您說呢。 ”雯雯笑得很釋然。

這就是溝通的妙處, 這就是傾聽的神奇!我們都應該向這位母親學習一下, 她很輕鬆地就把孩子的一個“小危機”解決了。 事實就是這樣, 作為父母, 我們不管做什麼, 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 既然是為了孩子好, 既然愛孩子, 就不要有粗暴的責問、無情的懲罰, 麗是要選擇傾聽。 在傾聽之中, 融入對孩子的愛、寬容、耐心和激勵, 從而給孩子創設一個幸福、溫暖的成長環境, 從而在自己與孩子之間建立起最親密的親子關係。 候沒有一種“傾聽意識”,如果父母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要說的話說完,而是一味地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給孩子,其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孩子說話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裡,做父母的就很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無的放矢,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孩子的說話權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與父母產生對抗情緒,以至雙方相互不信任,溝通困難,這都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

所以,要想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要想讓孩子對你言聽計從,要想讓孩子對你無所不談,家長就必須先有一種傾聽的意識,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候沒有一種“傾聽意識”,如果父母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要說的話說完,而是一味地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強加給孩子,其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孩子說話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他們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裡,做父母的就很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無的放矢,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孩子的說話權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與父母產生對抗情緒,以至雙方相互不信任,溝通困難,這都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

所以,要想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要想讓孩子對你言聽計從,要想讓孩子對你無所不談,家長就必須先有一種傾聽的意識,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