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媽媽, 小心剪刀剪到手”“媽媽, 小心摔下來”……

當我聽到這話的時候, 突然覺得曾經是一個體重只有3000g, 身高只有48cm, 渾身軟到沒有人趕去碰的寶寶現在長大了, 懂得關心人了;從一個什麼不懂的毛毛頭到現在事事你要給他講道理;從什麼也不會到現在自己會拿筆寫字……;

時間過的好快呀!轉眼間寶寶已經上中班了, 嘴裡還經常喊著:“自己長大了是大哥哥了, 我自己來”, 我很欣慰, 有時候自己會想, 寶貝兒你長大還會這樣嗎?遇到挫折的時候還會微笑面對嗎?想著想著, 反問自己, 不求你這生有多大的輝煌成就,

Advertisiment
只求你此生平平安安, 那麼在這成長的道路上如何讓你成為一個敢作敢當的男子漢呢?

“窮養男, 富養女“作為古訓, 聽起來似乎有點老套, 但作為一種性別教育模式的思考, 在現今社會仍然有著現實的探討意義。

現在的家庭, 子女大多數都是獨生,

Advertisiment
家裡的人對孩子都疼愛有加。 因為寵愛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 有的孩子不滿意, 就伸手打自己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 更有些甚至會用利器傷害或威脅父母。 但是家長在寵愛, 溺愛的時候是否有想過孩子也會長大, 有自己的事業和自己家庭, 那麼家長是否能跟在子女的身後呢?

記得有一次帶寶寶出去, 遠處在路看上一個當時只有4歲左右的男孩, 他當時在哭, 媽媽就蹲在寶寶面前不停的在講, 我看到的一幕就是媽媽講的寶寶不聽, 邊哭邊拳頭像媽媽頭上臉上揮去, 爸爸好像就站在他們的旁邊, 爸爸沒有制止, 只是一旁看著;媽媽是很耐心告訴寶寶, 但是孩子就是不聽, 同樣的動作重複著;但是這樣的結果是大家想不到的,

Advertisiment
媽媽像寶寶妥協了, 拉著寶寶走了, 看著他們的背影……

“慣子如殺子, 溺愛出逆子“父母疼愛孩子是人之常情, 但是, 千萬不要把疼愛變成溺愛。

這時我反思, 我的也是男孩子, 我的孩子我該怎麼樣教育!我應該在他成長路上飾演什麼角色:朋友, 長輩, 還是高高在上的嚴厲者……

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要給他快樂的童年,在給他快樂的同時如何教育孩子!

方法一:培養孩子”自己做事”的獨立意識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事,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也是開發孩子智力、培養高尚品德的基礎。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藝。 因此, 少兒舞蹈、影視表演、繪畫、唱歌等培訓班是人滿為患。 然而, 從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來看, 除了必要的藝術類技能之外,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學著自己做事也很重要。

方法二:保護孩子的動手欲望, 並積極引導

一般來說, 小孩子都有“我自己做”的欲望, 關鍵看父母如何引導。

簡單的訓斥和包辦代辦都是錯誤的教育, 這樣做的結果, 只能是扼殺了孩子的主動精神, 把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扼殺在了萌芽狀態。 只有適當地鼓勵和支持, 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信心和能力。

當孩子還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時候, 父母給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 無可厚非, 因為做父母的有這種責任和義務。 但父母也應當明白, 照料孩子的目的, 不僅僅是讓孩子生活的舒適、幸福,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逐步具備自理能力, 進而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辦代替,

Advertisiment
什麼不會做。 當孩子長大離開父母, 進入社會獨立生活、工作的時, 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就會給他們今後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影響他們的學習和工作, 甚至葬送他們的美好前程。

所以, 父母應該放手, 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促進孩子腦部的健康發育。 對於需要父母幫忙做的事, 讓孩子主動提醒;對於孩子能做的事, 父母絕不能代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