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態度決定未來 養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當人看!

有很多優秀的父母很厲害, 他們天生具有一種能力, 就是總是能夠用正確的態度, 方法去面對孩子。 這種厲害的能力跟學歷沒有任何的關係, 完完全全是他們成長環境所帶來的良好結果。 這裡所說的成長環境是什麼呢?是父母之間相處的態度,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父母對問題的態度, 父母對世界的態度。

換一個態度, 孩子未來天大不同

也不能說這種家庭就完美無瑕。 事實上, 這樣的父母也好, 孩子也好, 總還是有一些遺憾的。 比如, 對某些事情很沒有把握, 對某些事情的看法還是會有個人的偏見,

Advertisiment
不過那又有什麼呢, 最主要的是, 他們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 價值感, 而不是他們的認知。

之所以想說出這個結論, 實在是研究了很多孩子的成長, 狀態以及家庭環境, 才得出了這麼一個大道至簡的結論。 而其他的教育理念也好, 成長規律也好, 在這種好的態度前面, 作用力顯得非常的蒼白。 是啊, 人活著哪裡需要那麼多的理念, 彼此之間有一個好的態度, 人與人之間才會有情感存在, 才會互相珍惜, 才不會有傷害。

在一個家庭, 有一個一年級的孩子, 他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 作為媽媽, 總是會要早起一點的, 自己梳洗完畢, 然後就叫孩子起床, 叫了幾聲, 沒有反應, 媽媽又去忙早餐啦。 過了10分鐘, 回來發現孩子還沒有起床,

Advertisiment
就說:快起床, 再不起就遲到了!媽媽一看時間, 恐怕是要晚了, 就把孩子拉起來, 然後趕緊把衣服給孩子穿上, 然後一邊穿一邊嘮叨:叫你早點睡你不聽, 馬上就要遲到了, 說了多少遍也不聽。

同一個家庭, 同一個孩子, 還是不想起床。 作為爸爸, 總是會早起一點的, 自己三下五除二, 把自己的事情搞定, 然後看好時間, 輕輕搖醒孩子, 說:寶貝, 早上好…… 有時候, 這個孩子會睜不開眼睛, 有時候會含糊的說一聲:爸爸早上好, 然後倒頭就睡。 爸爸在他耳邊說:我有一個小秘密告訴你, 再過10分鐘你就要起床了, 你還可以睡10分鐘。 爸爸去準備早餐了, 10分鐘後回到床邊, 把孩子抱起來, 正式擁抱一下, 然後告訴孩子他的衣服放在床邊了。

Advertisiment
然後說, 希望你15分鐘內穿好衣服洗臉漱口完畢, 然後就去擺放早餐了。

10分鐘後, 孩子做到了桌子邊, 開始早餐了。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換一個態度, 孩子未來大不同

再講一個事情。

同一個家庭, 每天孩子都不想寫作業。 媽媽也挺忙, 一回家就叫孩子寫作業, 叫完後就忙自己不知所云的事情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 就在廚房裡大聲問孩子, 作業做了沒有?起初孩子還會說:一會做。 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 孩子懶得回答了, 故意沒有聽見, 繼續玩他的積木, 畫他的畫。 這個媽媽就會氣急敗壞的跑過來說, 你馬上把作業給我做了。 孩子說, 不做, 我還想玩呢。 這種話總會激怒了媽媽,

Advertisiment
“我告訴你, 今天你不趕緊把作業做了, 明天老師收作業, 看你怎麼辦!”, 然後就摔門而去。 半小時後回來, 一切照舊, 後面就不多說了。

同一個家庭, 每天孩子都不想寫作業, 爸爸也挺忙, 不過孩子回家後, 爸爸不會讓孩子馬上寫作業, 而是說, 你先玩20分鐘, 然後再寫作業。 孩子興奮的跑去玩積木了。 10分鐘後, 爸爸過來提醒孩子說, 親愛的x先生, 你還有10分鐘的時間可以玩, 然後就要寫作業了。 10分鐘後, 爸爸過去一看, 孩子還在玩, 就說, 來, 咱們該寫作業了, 停止你手邊的工作。 孩子說, 爸爸你先等等, 我把這個樓房搭好就來, 爸爸同意了。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換一個態度, 孩子未來大不同

Advertisiment

爸爸等著孩子完成了手上的工作, 牽著他離開了玩具的地方, 來到書桌前, 問孩子, 你打算先完成語文還是數學, 孩子作了一個選擇。

雖然孩子還是不能聽見鬧鐘就起床, 雖然孩子還是不願意回家就主動作業。 但是, 未來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我相信, 如果一直是爸爸在管理這個孩子, 這個孩子遲早有一天會自覺完成自己的工作的, 可能是在小學中年級、高年級、甚至是初中二年級。 早晚又有何妨?這種時候遲早會來的!

如果是媽媽繼續用原有的方式去帶孩子, 孩子會怎麼發展?孩子仍然會玩, 孩子會想辦法逃過媽媽的訓斥。 當然, 這只是小學階段。 初中後, 孩子無需害怕媽媽了, 可能會用語言反擊, 行為反擊, 甚至是過激行為來反擊,孩子以後會如何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孩子周邊的人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怎樣?不說,想來大家也能猜出來。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換一個態度,孩子未來大不同

如果一定要把這種好的態度賦予一些教育理念,可以這麼去看這個問題。

爸爸允許孩子先玩20分鐘,這是賦予孩子遊戲的空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爸爸提前10分鐘提醒孩子,是讓孩子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準備,不至於一下子面對不想做的事情發生衝突。

時間到了,爸爸仍然同意孩子完成手中的工作,是尊重孩子的勞動成功,寬容孩子無法馬上做到。

爸爸最後牽著孩子到書桌邊,請孩子選擇先做什麼,而不是反復說,現在你該作業了,更沒有警告他要好好完成作業,這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同時不給他壓力讓孩子恐懼。

有時間管理,有選擇的機會,有尊重的態度,有寬容,有不傳遞恐懼,我真的相信,這個孩子比另外一種教養方式所帶來的狀態好很多很多,孩子的心態、安全感、責任感、動機轉移都會非常好。

說白了,養孩子,就是把孩子當人對待,你沒有權利去控制他,你沒有權利去恐嚇他,你只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做好,用人應該擁有的態度去對待他們。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甚至是過激行為來反擊,孩子以後會如何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孩子周邊的人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怎樣?不說,想來大家也能猜出來。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換一個態度,孩子未來大不同

如果一定要把這種好的態度賦予一些教育理念,可以這麼去看這個問題。

爸爸允許孩子先玩20分鐘,這是賦予孩子遊戲的空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爸爸提前10分鐘提醒孩子,是讓孩子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準備,不至於一下子面對不想做的事情發生衝突。

時間到了,爸爸仍然同意孩子完成手中的工作,是尊重孩子的勞動成功,寬容孩子無法馬上做到。

爸爸最後牽著孩子到書桌邊,請孩子選擇先做什麼,而不是反復說,現在你該作業了,更沒有警告他要好好完成作業,這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同時不給他壓力讓孩子恐懼。

有時間管理,有選擇的機會,有尊重的態度,有寬容,有不傳遞恐懼,我真的相信,這個孩子比另外一種教養方式所帶來的狀態好很多很多,孩子的心態、安全感、責任感、動機轉移都會非常好。

說白了,養孩子,就是把孩子當人對待,你沒有權利去控制他,你沒有權利去恐嚇他,你只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做好,用人應該擁有的態度去對待他們。

相關推薦:

反省!家庭教導的16個“對”與“錯”

吃力未必討好 聰明家長不做“直升機父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