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您會正確地給寶寶拍打嗝嗎

拍打嗝, 你做對了嗎?

升級做了媽媽之後, 您之前學到的諸多育兒知識馬上就要面臨考驗。 那麼,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 有一件可能同時影響吃和睡的關鍵事, 它是什麼呢?沒錯, 是“拍打嗝”!為什麼要拍?應該怎麼拍?您會正確地拍打嗝嗎?

拍打嗝的成敗關鍵

據黃家文醫師介紹, 適度的腹部壓力和勤於變換姿勢是拍打嗝成功的關鍵, 至於具體的拍打嗝方式, 拍背、輕輕搖動、按摩等都可以, 只要媽媽多練習多嘗試, 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家寶寶的拍打嗝方法。

2大注意事項

1 手部姿勢:五根手指頭併攏靠緊,

Advertisiment
手心彎曲成接水狀, 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 而拍的力量應該是能引起振動、又讓寶寶不感覺疼痛。

2 多次拍打:每一餐可分2~3次來拍打嗝, 不要等寶寶全部喝完才拍。 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 在開始餵食之後不久就要先幫他拍打嗝, 這樣可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拍打嗝牢記3“不”

拍打嗝是一項重要的育兒工作, 以下3個“不”請務必留意:

1 不著急:別催促寶寶喝奶, 要給寶寶留出學習喝奶技巧的時間。

2 不偷懶:督促自身正確學習打嗝技巧, 並切實執行。

3 不粗心:在寶寶滿9個月大之前, 要隨時留意是否出現脹氣。

3種常見拍打嗝姿勢

1 直立抱在肩上

不論是站還是坐, 媽媽都要將寶寶儘量直立抱在肩膀上, 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將寶寶輕輕扣住,

Advertisiment
再以手掌輕拍在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

1 媽媽在自己肩上放置小毛巾, 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 在拍打嗝時, 以一定的力量將寶寶固定抱住非常關注, 但是要注意不能遮住寶寶的口鼻。

3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 在試過幾次之後, 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 可將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再繼續拍。

2 端坐在大腿上

媽媽坐著, 讓寶寶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 一隻手撐在寶寶的頭、下顎及家浜之間, 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

1 準備好小毛巾, 隨時防止寶寶溢奶、吐奶。

2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 在試過幾次之後, 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 可將寶寶換到另一條腿上繼續拍。

3 側趴在大腿上

Advertisiment

媽媽坐好, 雙腿合攏, 將寶寶橫放, 讓其側趴在腿上, 寶寶頭部略朝下。

媽媽以一隻手扶住寶寶下半身, 另一隻手輕拍寶寶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

1 在媽媽大腿上放置小毛巾, 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2 此姿勢更適合年齡較小的寶寶, 為了防止寶寶滑落, 要適當用力把寶寶

身體固定在媽媽大腿上。

拍打嗝步驟詳細圖解

給寶寶喂完奶之後, 不要直接讓他躺下, 要記得先幫他拍打嗝。

1 拍打嗝時, 手掌要呈杯狀。

2 讓寶寶坐在大人腿上, 如果寶寶還不足4個月大, 要用一隻手撐住寶寶脖子, 如果寶寶已經滿4個月大, 則用手扶住寶寶即可。

3 端坐在腿上的拍法:在拍打嗝時, 一隻手撐住寶寶, 另一手拍打嗝, 訣竅是採取由下往上輕拍的姿勢。

4 直立抱肩的拍法:此方法適用於4個月大以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一隻手將寶寶抱起, 靠近大人肩膀, 另一手拍打嗝, 當聽到寶寶嗝出聲音即可。

避免吸入多餘空氣

只要肚子脹氣, 或多或少都會讓寶寶不舒服。 所以, 除了幫寶寶將已經吸入的空氣排出體外, 媽媽們也要多花點心思, 比如注意餵奶姿勢、讓奶中少一點空氣等, 使得寶寶在吃奶時儘量避免吸入多餘空氣。

注意喝奶姿勢

不論直接吸吮乳☆禁☆房還是用奶瓶哺喂, 在寶寶一吸一吐之間, 究竟會將多少空氣吸到肚子裡, 喝奶的姿勢和速度都非常關鍵。 因此, 如何讓寶寶以正確的姿勢喝奶相當重要。

母乳餵養

媽媽務必仔細學習各種哺乳姿勢, 在每次餵奶前先把姿勢調整好, 再讓寶寶開始吸吮。

Advertisiment

奶瓶餵養

不論抱著寶寶喝奶, 還是讓寶寶靠著其他物體喝奶, 注意頭高身體低的姿勢, 而且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也很有必要。

沖泡方式和奶嘴運用

左右輕輕搖勻

在幫寶寶沖泡奶粉時, 應先加入適量的溫水, 再加入奶粉, 這樣可避免奶粉結塊, 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過多空氣。 另外, 搖勻奶瓶時最好握住奶瓶側身, 以左右搖勻的方式進行, 避免上下搖動而增加奶瓶內的氣體。

至少含住2/3

把乳☆禁☆頭或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時, 應至少讓寶寶含住2/3, 並確定是否放

在了寶寶的舌頭上, 否則奶水會溢出, 而且容易讓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 對於經常脹氣的寶寶, 可適當選用防脹氣奶嘴、奶瓶。

TIPS:最後讓寶寶少喝一口

奶瓶內的空氣通常會漸漸殘留在最上面(形成白色泡泡), 因此,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這樣也可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另外,在餵食中隨時留意乳☆禁☆頭或奶嘴的深度及角度是否正確,如果使用奶瓶餵養,可以觀察奶嘴是否充滿奶水,一旦奶嘴出現彎折,寶寶就會因吸吮不到奶水而過度用力,反而容易吸入過多空氣。

因此,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這樣也可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另外,在餵食中隨時留意乳☆禁☆頭或奶嘴的深度及角度是否正確,如果使用奶瓶餵養,可以觀察奶嘴是否充滿奶水,一旦奶嘴出現彎折,寶寶就會因吸吮不到奶水而過度用力,反而容易吸入過多空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