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死新媽媽了!新生兒發熱應如何應對?

新生兒的機體還沒有發育成熟, 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健全, 容易出現發燒、感冒等情況。 為了寶寶的健康, 媽媽們需要提前瞭解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和發熱原因, 一旦發現新生兒發熱症狀, 要及時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新生兒正常體溫PK發熱體溫

一般來說, 新生兒的正常體溫一般都低於37.5℃;而當新生兒發熱情況出現, 就會超過這個問題。

如果新生兒出現脫水熱

脫水熱的症狀是新生兒身上會出現大汗、寶寶進奶量比較好。 這種發熱情況大多數出現在炎夏。 新生兒因為大汗、進奶少等因素會常常導致脫水的發生,

Advertisiment
隨後就會出現體溫高達38℃-40℃不等的症狀。

措施:

新生兒一般恢復情況也比較好, 如果恢復不及時媽媽需要採取以下措施:給寶寶喂點水或補充液體後, 寶寶的體溫就會迅速下降, 發熱一般很少超過一天以上, 護理該種發熱只要記得為寶寶 補充足夠的液體即可, 暫時不必要採取其他特殊的處理方式。

如果新生兒因溫度過高而發熱

這種情況是由於新生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還尚不健全, 不能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而發熱, 導致發熱的原因一般就像熱水袋、室內生火爐而導致的室內溫度過高。

措施:

這種發熱不需要特殊治療, 只需注意調整周邊環境溫度即可。

如果新生兒因感染性疾病而導致發熱

Advertisiment

這種發熱情況一般分為產前感染、產時感染以及產後感染。

產前感染, 例如產檢不衛生、羊水早破、第二產程延長等都很可能就導致產前感染。

產時感染, 一般都會在產後的1~2天開始發熱。

產後感染, 一般則會發生在產後1周左右的時間, 常見的發熱原因有呼吸道感染、敗血症、膿腫、皮膚膿皰等, 而這種類型的發熱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出具體的發熱原因, 然後再對症治療。

措施:

當寶寶發熱超過39℃時, 可用物理方法降溫, 如溫水擦浴, 這種效果還不錯, 必要時可 在醫生的指導下不使用退熱藥, 切不可濫用藥物而導致不良後果。

四大物理降溫方法推薦

如果新生兒出現發熱症狀, 在家庭中還可以採用一下安全的物理降溫方法:

1、環境降溫

Advertisiment

環境降溫方法很簡單, 也最安全。 在高溫季節, 當室內溫度高時, 可以在地面上潑涼水, 用涼水拖地板, 或啟動空調機, 加速室內通風, 使室溫下降, 可利於高熱小兒散熱。 小嬰兒還可以採取解開放服或打開包被散熱的方法。

2、冷敷

冷敷是針對新生兒發熱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 通過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 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 繼之擴張, 熱量經傳導散發, 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一般以頭部冷敷為最常見。

具體方法:用橡皮布、塑膠薄膜製成手掌大小的口袋, 裡面裝冰水或細小的冰塊。 可將冰塊放入水盒中搖晃, 使其磨去棱角。 將盛有冰塊的小代放在小兒的額頭、頸部、腋窩、大腿根部, 還可能製作成帽狀冰袋戴在小兒頭上,

Advertisiment
做成枕頭樣放在小兒枕部, 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濕後擠幹放在額頭上冷敷, 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時, 不宜持續時間過長, 否則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凍傷。

3、電扇吹風

一般家庭都有電扇, 媽媽們不妨利用電扇吹風給新生兒降溫。 電扇吹風能加速體溫的散發, 但不能對準小兒的某一部位吹風, 否則會使小兒的某一局部受風。

具體方法:可以用電扇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 風力不可太大, 時間不可過長, 適用於夏季, 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小兒。

4、溫水擦浴及溫浴法

溫水可使血管擴張充血, 改善血液迴圈, 體內的熱量可通過傳導的方式達到散熱的目的, 同時還可以減輕組織缺氧, 增加新陳代謝, 降低小兒對疼痛的感覺,

Advertisiment
使組織鬆弛, 可解除因肌肉痙攣強直而引起的疼痛。

具體方法:用32℃-36℃的水(也可用毛試一下, 以不燙手為宜), 將毛巾浸濕後擦試小兒全身皮膚。 擦完一遍後可稍停一會, 待皮膚上的水分蒸發完再擦第二遍, 直到體溫明顯下降。 也可採用溫水混合器法將小兒置溫水盆中, 水溫以38℃為宜, 用左手臂托住小兒的頭及肩部, 要將小兒的頭露出水面, 斜臥在貧中, 5-10分鐘後將孩子拒出, 將身上的水擦乾, 用單子包好, 半小時後測體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