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救治療的影像監測應用

危重患兒的急救, 是一種緊急而複雜的過程, 利用1~2cm查及時檢測危重患兒的病情變化、併發症的出現、治療效果以及指導各種急救方法的正確實施, 是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1)氣管切開和氣管內插管的監測:氣管切開如操作不慎, 可致縱隔氣腫和頸胸部軟組織積氣。 氣管插管如誤入食管或胃, 則可致胃擴張、胃穿孔。 患兒插管後, 常需胸部照片觀察管端位置是否位於胸段氣管之中1/3部或隆突上1~2cm處。 插管過淺不能有效通氣, 且易脫管;插管過深, 進入右主支氣管, 常可阻塞左主支氣管口, 引起左肺不張而右側通氣過度。

Advertisiment

(2)人工通氣時的監測:目前呼吸機的應用已日益廣泛, 在使用過程中常需X線檢查協助觀察療效和確定有無併發症發生。 監測項目包括:①氣管插管位置(前述);②肺部通氣狀況以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③注意肺間質氣腫, 防止醫源性氣漏的發生。

(3)觀察呼吸機治療之併發症, 如肺不張、肺炎、肺水腫等。

(4)鼻飼管位置的監測:鼻飼管可誤置於氣道內, 多發生於新生兒、重症肌無力、低鉀或昏迷、患兒咳嗽反射欠佳或消失時。 因此, 必須肯定鼻飼管正確無誤地位於食管或胃內後, 方可進行鼻飼。

(5)中心靜脈導管的監測:中心靜脈導管應置於上腔靜脈內, 因此插管後必須進行X線檢查, 並需注意觀察導管是否打結。

(6)胸腔導管的監測:胸腔導管的位置、深度,

Advertisiment
視治療目的而異。

(7)氧療患兒的監測:自從人工呼吸機問世以來, 隨著正壓通氣、高濃度氧的應用, 氧中毒時有發生。 結合臨床病理、臨床表現和X線表現, 進行治療。

(8)心臟(包)急重症的X線表現:心臟常見急症為心內、外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和心臟壓塞等。 胸部照片可以觀察心臟形態、房室大小, 尤其肺血變化的評估, 胸片具有較大優越性。 因此床邊胸片仍為心臟急症重要的檢查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