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護理早產兒 早產兒日常保健護理方法

早產兒的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和活動能力都不如一般足月的新生兒好。 所以准父母要更加細心的照顧早產兒, 把早產兒的日常護理做好。 那現在來看一下怎麼護理早產兒吧!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 功能不全, 生活能力差, 抵抗力低, 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 早產兒出院回家後, 首先要保溫。 早產兒居住的室溫一般應保持在24-26℃, 濕度保持在55-65%。 其次, 由於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 易感染, 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 家中有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感染者不要進入早產兒的房間, 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產兒的首選食品。

Advertisiment
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 富於必須氨基酸, 尤其是早產兒所必須的胱氨酸、牛磺酸較高, 而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較低。 早產兒體重越小, 胃容量越小, 故應採取多次少量餵養的方法, 縮短間隔時間。 研究發現, 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育快, 一般到2歲時體重、身長可與同年齡的足月兒近似, 個別體重過低者, 遲到4歲才能相近。

對於胎齡小樣兒也要注意保溫, 預防感染。 此外, 由於胎齡小樣兒體重雖少但胎齡較大, 故基礎代謝率較高, 熱量需要多, 胃容量相對大, 吸吮力強, 因此奶量可適當多些。 研究發現, 胎齡小樣兒到3歲時其體重身長發育仍比足月兒低。 因此對胎齡小樣兒或足月低體重兒更應加強營養。

Advertisiment

1.沐浴:

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 早幾天採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 以後可用溫水浴, 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 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 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 因此, 動作應儘量輕柔。

2.保暖:

保暖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室溫應保持在26—28℃, 濕度維持在55%—65%, 夏季可經常用濕拖把拖地, 冬季在室內燒一壺啟蓋的沸水, 充分的濕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乾燥。 體溫維持穩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 觸摸手腳指(趾)端暖和, 面色紅潤, 呼吸均勻, 吃飽了能安靜入睡為正常狀態。 過度保暖可發生高熱甚至燙傷, 熱水袋的水溫50—60℃, 不能用沸水加入, 也不能讓熱水袋直接貼挨寶寶的肢體, 要隔被放置。

Advertisiment

3.居室衛生:

由於室內溫度較高, 濕度較大, 細菌容易繁殖, 因此, 要求居室衛生清潔, 空氣新鮮, 每日通風兩次, 每次15—20分鐘。

4.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 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更差, 應儘量減少探視, 對患呼吸道感染、發燒、腹瀉、皮膚感染等疾病親屬的探訪, 要婉言謝絕, 不讓其進入早產兒的居室, 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定時通風, 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5.測體重:

每週可測體重1—2次, 如體重不增, 應請保健醫生協助查找原因。

6.餵養:

保證母乳餵養。 如發現寶寶有頻頻嗆奶, 氣促, 面色難看或唇周發青甚至拒奶, 就要警惕寶寶可能生病了。 早產兒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差, 宜少量多餐, 在吸吮過程中, 會有幾次含乳☆禁☆頭休息的正常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怎麼處理早產兒貧血?

    早產寶寶出生前從母體獲鐵少,通常滿足不到孩子生後2個月的造血所需,加上一直是母乳餵養到八個月,其中沒有合理添加輔食,所以鐵代謝會出現異常。治療方面要先全面評估,能不輸血儘量不輸血,還要評估心肺功能,...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護理早產兒的臍部?

    早產兒容易出現臍疝,就肚臍部位長個泡泡,這是因為早產兒肌肉發育得不成熟,在哭鬧、用力的情況下肚臍就會突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力量增強,臍疝的情況也會好轉。但也有一部分孩子需要手術治療。早產兒很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是不是跟更加容易生病呢?要怎麼護理呢?

    呼吸暫停、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餵養不耐受、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顱內出血、動脈導管未閉(PDA)、高膽紅素血症、感染、敗血症、早產兒視網膜病等是常見的併發症。早產兒由於各器官...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產兒出院回到家要怎麼護理?

    這種情況需注意住所的日常清潔,定期大掃除,每日定時通風,有條件可予乳酸蒸發消毒。食品及餐具注意無菌。避免出入人多嘈雜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病患者、感染或帶菌者。 [詳細答案]

  • 1回答

    求早產兒家庭護理全攻略,怎麼護理才對?

    早產兒在宮內生長發育正常,只因娩出過早,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功能也不健全。早產嬰兒如果沒有乳奶或母乳不足時,我們就要給予一定量的牛奶,或母乳化牛奶。早產兒胃容量小,因此要少量多次,每天可喂7~8次,要...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