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給寶寶沖奶粉?7大沖奶粉誤區要避免

半個月大的朵朵不斷出現腹脹、嘔吐、肚子硬等症狀。 在手術室時, 醫生被驚呆了, 小寶貝體內一段長約35釐米的小腸已經發黑、壞死, 如果再晚一點治療, 可能會危及生命。

萬萬沒想到的是, 坑苦寶寶的原因, 竟然是朵朵的爸媽在每次沖奶時多加了一勺奶粉。

而且, 類似這樣, 家長擔心孩子餓壞, 加量沖奶粉導致寶寶腸壞死的案例數量驚人。 每100個早產兒中, 有5-10個會中招。

新手爸媽沖奶粉, 千萬別想當然, 殊不知, 你的一個小動作, 就可能坑苦了寶寶。

下面的這7大錯誤操作, 萬萬要不得!

1、沖奶粉時多加一勺

有些新手爸媽以為,

Advertisiment
奶粉沖濃一點, 寶寶就可以吃得飽一點, 每次沖奶粉都多加一勺, 或者一勺奶粉堆得像座小山那麼滿。

小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 如果喝的奶粉太濃, 會導致寶寶的消化系統滲透壓失衡, 腸子外的水分往腸子裡滲透, 脹氣脹得厲害, 可能導致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正解:按奶粉罐上的說明來添加奶粉量, 而且, 一勺是一平勺, 不是一滿勺!

2、特意把奶粉沖稀一點

沖奶粉濃了不好, 不過, 老人說奶粉熱氣, 不容易消化, 每次沖奶粉都故意多加點水, 沖稀一點, 這樣好嗎?

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 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 長期這樣喝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正解:按奶粉罐上的說明來添加奶粉量!

3、先加奶粉後加水

Advertisiment

先加奶粉後加水, 實際水量會少於奶粉沖調的指示水量, 加到原定刻度, 奶就加濃了。 而且, 先加奶粉後加水, 奶粉比較容易結塊, 溶解不均勻, 不利於消化。

正解:先加水, 再加奶粉。

4、用礦泉水或者純淨水沖奶粉

礦泉水裡面的各種元素含量基本是針對成人來設計的, 小寶寶如果長期喝用礦泉水沖的奶粉, 會增加腎臟負擔, 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便秘等, 妨礙對牛奶營養的吸收, 嚴重時會造成血尿, 加大患腎結石的風險。

而純淨水裡面沒有任何微量元素, 也是不適宜沖奶粉的。

正解:用普通自來水, 煮沸、放涼即可。

5、開水沖好放涼喂

用開水沖奶粉, 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 不利於寶寶消化吸收, 而且, 太熱的水還會破壞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

Advertisiment

正解:用溫水沖調, 最適宜的溫度是40℃左右。

6、使勁搖晃奶瓶或者用勺子攪拌

加入奶粉以後, 為了快點讓奶粉溶解均勻, 有些新手爸媽就使勁搖晃奶瓶, 或者乾脆就用勺子或筷子攪拌一下, 我們大人沖糖水不就是這麼幹的嘛!

不過, 這樣做, 會使奶粉產生很多的氣泡, 寶寶喝了以後容易脹氣、打嗝。

正解:不要上下搖晃奶瓶, 應該用手腕的力量, 左右搖晃奶瓶, 或者兩手手掌握住以後, 沿水準方向揉搓奶瓶。

7、奶粉沖好半天還在喝

夜裡不想起來沖奶, 就沖好奶粉放在溫奶器裡, 等寶寶要吃奶時, 再拿出來, 方便又省事, 都不用起夜了。

可是, 沖好的奶粉在沒有吃過的情況下, 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

Advertisiment
溫奶器的溫度又要比常溫高, 更容易變質。

如果寶寶吃過了, 有剩的, 那就應該倒掉。 當然, 如果覺得浪費的話, 媽媽可以自己喝掉, 不過, 用自己的杯子喝哦, 不要直接拿寶寶的奶瓶喝。

正解:奶粉, 還是即沖即喝好, 營養又衛生。

所以, 沖奶粉, 別再任性了, 還是認認真真按照奶粉罐上的沖調說明做吧!

正確沖調奶粉流程

1、消毒。 孩子每次使用奶瓶之前, 最好都先消毒一下, 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 也要定期消毒。 因為孩子吃完奶瓶之後, 可能奶瓶上會留下一些殘留物, 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的, 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季節, 萬物復蘇, 也正是病菌的滋生繁殖期, 因此, 拆開孩子奶瓶各部件, 放鍋裡煮沸消毒, 對孩子的健康有保障的。

Advertisiment

2、洗手。 保證奶瓶的衛生之後, 爸爸媽媽給孩子沖奶粉的之前也要先保證自己雙手的清潔, 否則會給孩子的食物帶來污染的。

3、水溫。 沖奶粉並不是溫度越高越高的, 有些家長可能為了讓奶粉可以放久一點, 就沖熱點給孩子吃, 其實那樣會導致奶粉的營養物質喪失的, 因此, 給孩子沖奶粉, 用40攝氏度左右的水比較合適。

4、奶粉和水的比例, 這個要參照孩子的奶粉具體的規定, 因為每種奶粉的成分配方都是不同的, 因此沒辦法一概而論, 但是, 要嚴格按照說明上些的沖調, 沖得太稀或者太濃了, 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不好的。 還有, 要注意, 先加水, 再加奶粉。

5、攪勻奶粉。 最好使用左後搖晃的方法, 力度要輕, 要太大力氣了容易產生氣泡, 孩子吃了對身體不好,而且搖的大力了容易灑出來。

孩子吃了對身體不好,而且搖的大力了容易灑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