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長教育孩子就要給孩子立規矩, 規範他們的行為準則, 讓孩子明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基本守則。 那麼家長該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呢?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一、訂立規矩時, 讓孩子明瞭規矩的訂立與孩子切身利益所相關規矩的訂立意味著這項約定在將來的執行, 所以, 家長在跟孩子約定時, 不妨清楚的告訴他們, 這條約定所存在的意義, 當約定與切身的利益相結合時, 相信孩子能更容易接受你提出的條件。

比如說過馬路時, 你必須讓孩子知道,

Advertisiment
“紅燈停, 綠燈行, ”千萬不要因為趕路而搶紅燈, 這個時候, 家長不妨在補充一句, 紅燈是車流的運行標誌, 如果人搶紅燈很容易遭遇危險, 出車禍, 清楚的告訴孩子這些潛在的危機, 孩子會更容易接受規矩的約束。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二、一事歸一事, 不要翻舊賬

孩子犯錯時, 就是需要家長給孩子訂立規矩, 給予正確引導的好時機, 然而很多母親卻用錯誤的手段來處理問題, 不但失去了教育的機會, 也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母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就是當孩子在一件事上犯了錯, 母親在指責孩子的過程中總喜歡把孩子很久以前的過失翻出來再指責一遍, 這種行為無論從生理, 還是心理上, 都極容易令孩子產生厭惡感。

Advertisiment

比如說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破了, 媽媽就開始指責孩子笨手笨腳, 當孩子已經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自責時, 媽媽又補充到, “你以前也是這個樣子, 折衣服都折不好, 還要我來重新做一遍!”那麼, 很多孩子這個時候的第一反應往往從自責過度到了憤怒, “既然我這麼笨, 你還要我做事幹什麼?找事情來罵我嗎?”所以, 就事論事, 千萬不要翻舊賬去觸碰孩子自尊的底線。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三、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就別再告訴別人

媽媽能解決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告訴爸爸了, 重複的指責孩子的過錯, 不但不能讓孩子接受你定下的規矩, 反而容易滋生他的叛逆心理。 這世上沒有不犯錯的人, 犯錯了, 改正就好, 媽媽將孩子的錯誤分享給別人,

Advertisiment
孩子會認為他的認錯是不被接受的, 自己是不受信任的, 同時, 在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悔自責時, 也令他意識到這件事並不光彩, 使他傷心的同時更傷面子。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四、懲罰要具體到點

懲罰不是一句空話, 只有懲罰確確實實傷害到我們的切身利益時, 我們才開始追悔莫及, 大人如此, 孩子更是如此。 一旦家長決定給孩子懲罰, 那麼就必須落實到行動上, 不能用一句空話來表達事件的嚴重性。 空話只會衍生孩子的僥倖心理, 不構成威脅的懲罰沒有存在的意義。

以上就是關於怎麼給孩子立規矩的分析了, 要給孩子從小立規矩, 但不能急於求成, 得順應孩子能力的不斷發展而增加難度。

Advertisiment

責任編輯:淺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