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看出寶寶是積食了,積食有什麼危害?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 是指小兒乳食過量, 損傷脾胃, 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積食一證多發生于嬰幼兒, 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食積日久, 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 影響生長發育。

寶寶積食的症狀

1、厭食, 飯入口後久含不呑, 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

2、消化功能不好, 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

3、免疫力低, 經常反復感冒、咳嗽, 甚至肺炎。

4、煩躁易哭, 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 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又厚又白,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Advertisiment
生長不良, 面黃瘦弱, 小便短黃或清長, 大便酸臭或溏薄。

消除積食的方法:

1、 給寶寶按摩腹部。

如果寶寶消化不良, 媽媽不妨可以把雙手搓熱, 然後再放在寶寶的肚子上順時針按摩, 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好地消化。

2、 給寶寶捏脊椎。

媽媽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 露出背部, 然後用拇指、食指或是中指等將孩子的皮膚捏起, 然後再慢慢地向前推, 每天反復推幾次, 也可以幫助寶寶治療消化不良的毛病。

3、 給寶寶喝山楂水。

如果寶寶積食的話, 媽媽可以洗幾個乾淨的山楂, 然後再切成小塊, 最後在放入鍋中煮開, 等好了之後可以在水中加塊冰糖, 給寶寶喝。

4、給寶寶熬白蘿蔔粥。

大家都知道, 白蘿蔔是順氣、健脾的好食材,

Advertisiment
所以, 寶寶吃些白蘿蔔對寶寶的消化不良、積食會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媽媽可以給寶寶煮一些白蘿蔔粥, 緩解寶寶積食。

5、 給寶寶煮山藥粥。

山藥也是一種調理脾胃或是滋陰養液的好食材, 所以, 媽媽煮一些山藥粥可以很好地治療寶寶積食的現象。

寶寶積食的食療方法

1.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 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 可加少量水),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 再炒5-6分鐘, 聞到酸甜味即可。 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我的親身體驗:

用糖炒總覺得麻煩, 我發現給寶寶煎服山楂湯也很有效果。 我從超市買了些新鮮山楂, 洗淨取適量切成小塊,

Advertisiment
放入燉鍋中小火煮3-4小時, 煮出湯色後, 用乾淨紗布過濾果塊和雜質, 根據寶寶的口味, 稀釋或者加糖, 讓寶寶當成水喝。 有時如果沒有買到新鮮山楂, 就買些未加工過山楂幹代替, 用高壓鍋大火滾燒後轉小火淬制汁水, 讓寶寶服用。 另外, 我發現山楂有清肺功效。

2. 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 滋陰養液。 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 吃飯不香, 體重減輕, 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 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大米淘洗乾淨, 與山藥片一起碾碎, 入鍋, 加水適量, 熬成粥。

提醒:

如果去藥店買幹山藥不方便, 可以在超市里購入新鮮山藥, 那種褐色長長, 像是根莖類作物就是山藥。 除了熬粥, 山藥還可以炒著吃, 味道粘滑, 但效果也是不錯的。

Advertisiment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 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 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 大米50克, 糖適量。 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 蘿蔔切片, 先煮30分鐘, 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 煮至米爛湯稠, 加紅糖適量, 煮沸即可。

提示:

白蘿蔔本就是清涼敗火的食物, 我平時就經常單獨做湯給寶寶喝, 但可能是因為味道的緣故, 孩子並不愛吃, 現在放在粥中, 又加了紅糖, 孩子愛吃多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