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預防羊水回流

1、專人護理, 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在搶救過程中正確有效及時完成治療計畫。 2、留置導尿管, 保持導尿管的通暢, 觀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質, 及時反映情況, 採取措施, 防止腎功能衰竭。 3、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 準確地測定出血量, 並觀察血凝情況, 特別護理應詳細記錄情況和24小時的出入量。 4、防感染, 在各項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茵操作, 正確使用大劑量抗生素, 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 5、配合做好實訓室檢查, 做好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魚精蛋白副凝試驗、凝血時間測定血樣標本。 6、在反復觀察動態變化中做到遵照醫囑及時反復抽血送驗,
Advertisiment
及時反映異常資料。 7、產科觀察護理, 羊水栓塞在胎兒娩出前或剛臨產而發生時, 在改善母體呼吸迴圈功能, 並糾正凝血功能障礙後, 儘快結束分娩。 ①胎兒不能及時娩出, 應立即做好剖宮產手術前的準備, 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②宮口已開全或接近開全時發病應及時做好陰☆禁☆道分娩及手術助產, 準備娩出胎兒。 ③產後對無法控制的陰☆禁☆道流血患者, 予以子宮切除術, 做好腹部全子宮切除手術的前後準備和護理。 切除子宮可減少胎盤剝離面大血竇的出血, 控制病情不再繼續惡化。 早期破水的處理方式早期破水指孕媽媽在進入產程陣痛前, 羊膜因為自然破裂使羊水流出。 通常孕媽媽會突然感覺陰☆禁☆道濕濕的,
Advertisiment
不斷有透明水狀液體流出, 像是尿失禁一樣, 此時必須趕快就診, 讓醫師內診採用試紙或其他方式來確認是否為早期破水或是分泌物, 降低胎兒感染風險。 孕媽媽懷孕周數大小, 也會影響醫師的處理方式。 16~22周:胎兒周數過小, 存活率低, 因此以中止妊娠為主。 22~24周:此時出生的寶寶為早產兒, 容易有較多併發症, 醫師和家屬必須進一步討論, 才能決定安胎或是中止妊娠。 25~33周:這時期破水, 醫師會讓孕媽媽使用抗生素、安胎藥、類固醇等藥物, 觀察寶寶肺部等器官是否發育成熟。 抗生素是為了預防感染, 安胎藥是要使胎兒安穩待在子宮內, 類固醇則是要促進肺部成熟。 34~36周:評估胎兒肺部成熟及感染狀況,
Advertisiment
若胎兒肺部未成熟則先安胎, 讓孕媽媽多臥床休息、補充體力, 並要固定使用超聲波來觀察胎兒的狀況。 37周:寶寶已經足月, 通常此時破水就準備進入產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