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面對孩子逆反心理 首先要學會尊重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很多家長發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 自家孩子由原來的乖巧、聽話、懂事、孝順逐漸變得性格叛逆、不服父母管教, 常常和自己“頂牛”、“對著幹”。 他們還經常以有悖常理的言行來顯示自己的“高明”與“非凡”, 對於此, 家長們頭疼不已。

“頂牛”孩子渾身帶“刺兒”

逆反心理是一種單值、單向、單元、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 它使人無法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而採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我感覺孩子漸漸長大了, 可是心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以前總圍著我們轉, 現在卻總是和我們對著幹,

Advertisiment
他總說我們嘮叨, 根本不瞭解他, 他還說他長大了, 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了。 ”“我家孩子最近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脾氣越來越火爆, 一點就著, 根本聽不進不同意見, 稍不如意就橫眉冷對, 就像渾身長滿了刺一樣, 碰不得。 ”“我家孩子自打上了六年級後, 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跟我們鬧一次, 他爸氣極了就揍他一頓, 之後會好一段時間, 可過一陣子, 又會舊態重發。 ”……在接受記者的採訪中, 青山區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家長們紛紛講述著自家孩子的逆反言行。

據專家分析, 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 有三個逆反期:第一個逆反期是在3歲左右, 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了, 對成人的要求及安排往往會逆向而行。

Advertisiment
第二個逆反期是孩子10來歲的時候, 這時孩子產生了“我是大人”的感覺, 時時處處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與獨立性, 所以經常會和父母的想法發生衝突。 第三個逆反期是孩子的青春期階段, 這期間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比較強烈, 但他們的觀點、信念尚未形成或極不穩定。 孩子逆反的成因主要包括:父母嘮叨、要求過高、專制粗暴、過分溺愛、設限過多、沒有做好表率、缺少必要的尊重、過分關心、過多批評、要求上的不一致、對孩子的關注過少等。 而逆反的表現主要是:不服從老師或家長的教育;結成同齡群體, 尋找“知音”和“朋友”;對社會產生不滿情緒, 向社會挑戰等。

通過採訪, 記者瞭解到, 逆反心理具有盲目性、抵觸性、放縱性、極端性等特點。

Advertisiment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 其後果是嚴重的, 它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對人對事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的病態性格, 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精神萎蘼等。 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發展, 還可能向病態心理或犯罪心理轉化。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標誌

“小學生的逆反現象是他們在心理上有了獨立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的, 但由於孩子心理並不成熟, 這種獨立意識往往被他們用一種不恰當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這就是逆反。 小學生的逆反現象是小學生走向成熟的表現。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往往存在逆反心理的情況更多一些。 ”北重某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富老師在談到小學生的逆反現象時道出了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剛剛跨入青春期的孩子, 顯著的特點是:“變”。 生理上在變, 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 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孩子不聽話了, 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 你說東, 他偏朝西;你說西, 他偏朝東, 這種現象, 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 這個時期, 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 從總體上講, “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 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 從心理上依附于父母, 到出現獨立意向, 這是重大的變化。 當父母的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 正確看待這一時期, 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 為此, 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

Advertisiment
循循善誘, 進行教育。 家長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的積極一面, 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 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 是求知的動力。 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 是孩子智慧的火花, 創造的源泉, 家長應留心注意, 因勢利導, 促其成材。

逆反心理可引導不可強行壓制

當孩子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 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時, 對於父母強加給他的意願, 就開始出現了逆反心理, 而每當這個時候, 就是父母對如何教育孩子最為頭疼的時候, 這就需要父母、老師在一旁為孩子作出正確的引導。 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 他們的思想一般都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 只要父母、老師善於引導, 是可以對其逆反心理實行有效的控制的。

當談到如何引導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時,富老師說道:“對於學生逆反心理的實質而言,其實它只是一種要求獨立的表現。所以在教育之初,我就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民主權,班裡的任何規矩和大的活動都是大家商量的結果。逆反心理可以引導,但不要強行壓制,當孩子們的獨立要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時,就不會再通過逆反來表達了。但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還是會有個別同學出現這種現象時,我就放權給班級,讓孩子們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當同伴給出合理的建議時,逆反自然被推翻,好的意見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專家建議,在對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時,家長和老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其次,就是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援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們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委婉地糾正,而不是謾駡責打。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並在需要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好顧問。

當談到如何引導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時,富老師說道:“對於學生逆反心理的實質而言,其實它只是一種要求獨立的表現。所以在教育之初,我就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民主權,班裡的任何規矩和大的活動都是大家商量的結果。逆反心理可以引導,但不要強行壓制,當孩子們的獨立要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時,就不會再通過逆反來表達了。但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還是會有個別同學出現這種現象時,我就放權給班級,讓孩子們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當同伴給出合理的建議時,逆反自然被推翻,好的意見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專家建議,在對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時,家長和老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其次,就是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援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們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委婉地糾正,而不是謾駡責打。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並在需要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好顧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