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父母學堂>親子溝通>正文

怎樣讓寶寶成為小小社交家

寶貝故事:

小朵媽今天可忙壞了, 這是小朵第一次參加媽媽好友圈里的聚會。 媽媽把小朵打扮得公主一樣漂亮, 希望她能閃亮登場, 到了聚會現場后, 可愛的小朵果然就被阿姨們團團圍住了。 這可把11個月大的小朵可嚇壞了, 小嘴一撇, 就開始放聲大哭起來, 死死抓住媽媽的脖子不肯放手, 任由媽媽怎么哄都不愿意離開媽媽的懷抱。 到最后, 就連媽媽上洗手間, 想讓別人照顧一下, 小朵也哭得一塌糊涂, 更別說去寶寶的玩具區和別的寶寶們一塊玩了, 整個就是一失控的小馬, 讓媽媽在聚會上從開始忙亂到結束。

Advertisiment

相比之下, 妮妮媽就輕松多了。 妮妮還比小朵小一個月, 她不認生, 面對這些大朋友, 她眼睛總是友好地看著她們, 誰跟她打招呼, 她也會伸過手來握一握, 沒過一會兒, 也愿意讓別的阿姨抱抱, 一逗她, 就咯咯地笑。 大家都夸妮妮是個小小社交家, 很有明星風采, 搶著照顧她。 一個下午時間, 妮妮媽不僅很輕松地度過了聚會時間, 妮妮也贏得了大家的喜歡, 都叮囑妮妮媽下次一定要帶妮妮過來。

分析:

帶1歲前的寶寶出門訪客, 常會讓媽媽們覺得頭痛, 寶寶因為認生、害怕陌生人、抗拒新環境, 而不斷哭鬧。 讓媽媽不得不盡量減少會客機會。 但媽媽們有沒想過, 其實這就是寶寶最早期的社交恐懼。 只要媽媽平時注意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Advertisiment
寶寶也會成為小小社交家, 讓媽媽開心、省心。

STEP1:當寶寶0~4個月

寶寶從出生開始, 就開始具備了人際交往的能力。 , 如果媽媽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就能夠讓寶寶的社交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媽媽是寶寶接觸得最多的人, 對寶寶的認知能力、語言的發展和情緒情感的豐富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從生活小細節中的一舉一動引導寶寶, 嘗試各種辦法和寶寶進行有效溝通, 是需要媽媽長期堅持的事。

1、 和寶寶的語言交流

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體會到喜怒哀樂的語氣和表情, 媽媽在為寶寶哺乳時, 可以溫柔地和他交談, 讓他體會得到你的情緒平和, 當他停下吸奶動作, 專注地抬頭看著你時,

Advertisiment
給他一個微笑, 或是輕聲呼喚他的名字, 讓他明確地感受到媽媽和他之間的默契感。

寶寶常用短暫而滿足的嗯嗯聲音表達愉悅的心情, 你也可以用和他一樣的語調發出同樣的聲音。 而當他哭時, 你盡快弄清楚他哭的原因, 并且為他處理好令他不舒服的原因。 總之, 越小的寶寶對哭、笑都相當敏感, 你的每一次回應, 都會增加他的對你的信任感。

2、 和寶寶做游戲

每個寶寶都喜歡做游戲, 剛開始時, 可和寶寶做一些視覺方面的游戲, 比如把一張小手帕輕輕放在他臉上, 然后再拿走, 讓寶寶感覺到差異變化。 稍大一點的寶寶則可以增加身體接觸動作, 例如躲貓貓這類游戲, 互動得越頻繁, 寶寶在游戲中就越能感覺到和媽媽相處的快樂。

Advertisiment

TIPS:

盡量讓爸爸、爺爺奶奶也能和寶寶多做交流, 讓寶寶了解, 原來不同的人, 微笑、說話都有不同的樣子, 并且樂于和不同的人玩耍, 以后面對不同的面孔時, 寶寶的恐懼感會減少許多。

本文相關推薦 寶寶的最新圖片 怎么樣社交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社交禮儀 社交恐懼癥 社交網站 社交網絡 電影 如何擴大社交 寶寶的相關信息 STEP2:當寶寶4~6個月

1、 鄰居是寶寶社交第一步

4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串門了, 這時候媽媽應該考慮每天抽出一點時間, 帶寶寶接觸家庭以外的人。 碰到鄰居時, 要寶寶介紹, 然后, 每次見面后, 可以用寶寶的語氣代替寶寶打招呼。 時間來得及的話, 能停下來交談更好。 寶寶雖然是旁觀者,

Advertisiment
但他已經能受到媽媽就是另外的一個自己, 慢慢地, 他也會學習到媽媽和別人的交談方式。 如果是熟悉放心的鄰居, 偶爾也可以把寶寶托付給對方一會兒, 讓寶寶感受和別人相處的情形。

2、 為寶寶找玩伴

6個月的寶寶已經強烈地需要玩伴了, 我們常在社區廣場上看到寶貝們坐在嬰兒車內, 卻不斷地伸出手碰觸離自己最近的人和物, 他已經渴望與人互動, 如果離他最近的是同他一樣的寶寶, 那更會激起他的好奇心, 可能會互相撫摸臉龐, 也可能互相拉扯衣服, 或是彼此的嬰兒車上的搖鈴。 他們用這些動作告訴大人, 嘿, 我們已經在聊天了。 因此在同一社區里, 為寶寶找兩到三個年紀相仿的寶寶當朋友, 會迅速提高寶寶和別人交往的能力。

TIPS:

不要隨意更換寶寶的朋友,可以不斷增加新面孔朋友,這樣才能使寶寶在穩定熟悉的環境里不斷進步,而不致于使他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受到驚嚇。

STEP3:當寶寶6~12個月

1、 讓寶寶勇敢探索

7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習爬了,世界對他而言,多了一點兒主導權,他不再只依賴于媽媽的雙手,抱著他上哪就上哪。現在,他可以滿屋子爬。媽媽不必過多局限他的自由,創造一個相對自在的環境給他,讓他去探索,求知,在寶寶遇到難題時,不要急于馬上替他解決,這有助于培養寶寶將來獨立的個性。

這個階段的寶寶戶外活動時間更多,也開始有了互相熟悉的小寶寶,媽媽可以請兩到三個小寶寶來家里做客,讓寶寶們一起在家里自由發揮,這也是寶寶培養待客禮貌的開始。

2、 帶寶寶參加一些親子活動

寶寶已經是個社交能手了,而且各方面的協調能力也大大加強。寶寶需要一個更大的世界供他研究。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不失為好辦法,例如參加寶寶爬行比賽,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膽量,還會開闊他的視眼,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帶寶寶遠足,和外界打交道越多的寶寶,性格也會越開朗,應變能力也會更強。

3、 媽媽的社交圈,寶寶也要當小主角

不要害怕帶寶寶出門,應該有機會就帶他參與不同的社交場合,鍛煉他在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并且潛移默化地讓他領悟一些禮貌規則,例如不可以隨便亂抓別人盤子里的東西、無理地大聲哭鬧是不對的,反之,如果他表現得很好,媽媽也應該及時送上小紅花,鼓勵他。

TIPS:

不強迫寶寶做他不喜歡的事,粗暴簡單地要求寶寶,會讓寶寶產生社交恐懼,不僅不會成為小小社交家,還極可能變得更孤單。媽媽,應該是讓他有安全感地嘗試不同經驗的人。

溫馨提示:爸爸媽媽要為寶寶做的8件社交事

1、 想打造一個小小社交家,爸爸媽媽應該以身作則,在人際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行為,為寶寶作出正確的仿效動作。

2、 為寶寶多創造和朋友交往的機會,偶爾湊個熱鬧也沒關系。

3、 有選擇地為寶寶交朋友,如果寶寶性格偏內向,不妨為他找幾個開朗,有感染力的寶寶做朋友。

4、 當寶寶和朋友發生摩擦時,冷靜處理,不要盲目維護寶寶。

5、 給寶寶找幾個年紀相差較大的朋友。

6、 不要總是拿玩具打發寶寶,增加語言和身體接觸的親子游戲。

7、 用不同表情面對寶寶,讓他學會察言觀色。

8、 不在大眾場合里,大聲責罵寶寶。

本文相關推薦 寶寶的最新圖片 怎么樣社交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社交禮儀 社交恐懼癥 社交網站 社交網絡 電影 如何擴大社交 寶寶的相關信息

TIPS:

不要隨意更換寶寶的朋友,可以不斷增加新面孔朋友,這樣才能使寶寶在穩定熟悉的環境里不斷進步,而不致于使他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受到驚嚇。

STEP3:當寶寶6~12個月

1、 讓寶寶勇敢探索

7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習爬了,世界對他而言,多了一點兒主導權,他不再只依賴于媽媽的雙手,抱著他上哪就上哪。現在,他可以滿屋子爬。媽媽不必過多局限他的自由,創造一個相對自在的環境給他,讓他去探索,求知,在寶寶遇到難題時,不要急于馬上替他解決,這有助于培養寶寶將來獨立的個性。

這個階段的寶寶戶外活動時間更多,也開始有了互相熟悉的小寶寶,媽媽可以請兩到三個小寶寶來家里做客,讓寶寶們一起在家里自由發揮,這也是寶寶培養待客禮貌的開始。

2、 帶寶寶參加一些親子活動

寶寶已經是個社交能手了,而且各方面的協調能力也大大加強。寶寶需要一個更大的世界供他研究。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不失為好辦法,例如參加寶寶爬行比賽,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膽量,還會開闊他的視眼,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帶寶寶遠足,和外界打交道越多的寶寶,性格也會越開朗,應變能力也會更強。

3、 媽媽的社交圈,寶寶也要當小主角

不要害怕帶寶寶出門,應該有機會就帶他參與不同的社交場合,鍛煉他在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并且潛移默化地讓他領悟一些禮貌規則,例如不可以隨便亂抓別人盤子里的東西、無理地大聲哭鬧是不對的,反之,如果他表現得很好,媽媽也應該及時送上小紅花,鼓勵他。

TIPS:

不強迫寶寶做他不喜歡的事,粗暴簡單地要求寶寶,會讓寶寶產生社交恐懼,不僅不會成為小小社交家,還極可能變得更孤單。媽媽,應該是讓他有安全感地嘗試不同經驗的人。

溫馨提示:爸爸媽媽要為寶寶做的8件社交事

1、 想打造一個小小社交家,爸爸媽媽應該以身作則,在人際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行為,為寶寶作出正確的仿效動作。

2、 為寶寶多創造和朋友交往的機會,偶爾湊個熱鬧也沒關系。

3、 有選擇地為寶寶交朋友,如果寶寶性格偏內向,不妨為他找幾個開朗,有感染力的寶寶做朋友。

4、 當寶寶和朋友發生摩擦時,冷靜處理,不要盲目維護寶寶。

5、 給寶寶找幾個年紀相差較大的朋友。

6、 不要總是拿玩具打發寶寶,增加語言和身體接觸的親子游戲。

7、 用不同表情面對寶寶,讓他學會察言觀色。

8、 不在大眾場合里,大聲責罵寶寶。

本文相關推薦 寶寶的最新圖片 怎么樣社交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社交禮儀 社交恐懼癥 社交網站 社交網絡 電影 如何擴大社交 寶寶的相關信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