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讓孩子吃得更安全健康

怎樣才能讓孩子吃得更安全、更健康?近年來, 以兒童為主要消費對象的食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兒童正餐外的食品費用已成家庭的重要開支。 但從“大頭娃娃”到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再到果凍噎死嬰兒, 兒童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人們高度警惕, 與此同時大量進食垃圾食品也使得兒童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健康飲食從早餐開始

如今, 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 家長對孩子都特別疼愛。 可是現在的孩子都不好好吃飯, 甚至不會吃飯。 據有關調查發現, 有50%的兒童早餐安排不科學, 一般都是牛奶加雞蛋。

Advertisiment
營養專家認為, 營養品質好的早餐應包括穀物、動物性食品、奶類和蔬菜水果四大部分。 研究表明, 進食能量充足、配比均衡早餐的學生, 在數位運用、創造力、想像力及身體耐力等方面, 均優於早餐品質差的學生。

常吃零食致使營養不良

兒童對食物的選擇一般都偏於感性, 覺得某些食品外型好看、色澤鮮豔或是口感比較好就會選擇。 正因如此, 一些商家就投其所好大量生產形狀奇特、顏色明亮的食品, 殊不知這些食品往往是添加了過多的色素或是其他有害物質不僅導致肥胖還會危及生命。 疼愛孩子, 但不要一味遷就孩子, 不要讓孩子多吃零食。 長期吃小食品除了會影響食欲外, 還會攝入過量的食品添加劑,

Advertisiment
有關專家指出, 很多小食品, 屬於“五高一多”食品, 即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多味精。 孩子經常吃這些東西, 不願吃蔬菜、正餐而導致營養不良, 還會誘發肥胖等病症。 建議孩子吃東西儘量要全面, 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盲目滋補破壞營養平衡

很多家長看著孩子不好好吃飯, 怕孩子營養不足, 哪怕自己省吃儉用, 也想辦法給孩子買補品。 其實, 這樣對孩子更不好。 因為, 補品不能替代食品, 各種營養成分吸收利用都有協同作用, 盲目補充某些保健品, 可能破壞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再說, 補品中除了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之外, 可能還含有其他成分, 這些成分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如激素會造成兒童性☆禁☆早☆禁☆熟。

Advertisiment
天然、新鮮、營養均衡的食物, 才是兒童食品的最佳選擇。

莫把“飲品”當“乳品”

目前, 在市場上, 有些生產企業在商品名稱上玩“文字遊戲”, 實際是價格較便宜的含乳飲料, 卻在外包裝的顯著位置用突出字體標上“牛奶”、“純牛奶”、“酸牛奶”字樣, 而在不起眼的地方用很小的淡化字體標著“飲料”或“飲品”字樣, 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判斷, 甚至使消費者受騙, 把含乳飲料當成牛奶飲用。 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乳製品時, 首先要正規品牌的產品, 像伊利、光明等;其次, 一定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籤和配料表, 分清是含乳飲料還是牛奶;再次, 要辨清生產日期、保存條件及保質期。

告別兒童食品消費的四大誤區

兒童食品是塊大市場。 目前的兒童食品存在不少誤區,

Advertisiment
值得引起關注。

誤區之一高熱量為主, 營養成分單一。 膨化食品, 因其口味鮮美而受兒童喜愛。 這些高熱量的食品, 大多無法達到綜合性營養指標的要求, 經常食用會影響兒童的正常食欲, 引起平衡失調。

誤區之二食品中的添加劑未引起重視。 “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國家規定標準的, 好多上櫃的兒童食品也確實符合有關標準。 但食之過量, 會引起不少副作用。

誤區之三分不清食品的成份和功能。 奶乳製品, 不少家長在選購時往往分不清乳酸飲料與乳酸菌類飲料的區別, 其實兩者的適用物件是不一樣的。 選擇不當, 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等症狀。

誤區之四過分迷信洋食品。 從日前有關部門的抽檢可以看出,

Advertisiment
進口的兒童食品也並非百分之百完美的。 客觀地說, 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 從品質和包裝上來看, 較前幾年已有天壤之別了, 有不少已達出口標準, 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