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怎樣當好一個孩子的父親

看了這個題目, 有些讀者可能會不以為然, 誰還不會當父親?其實不然, 父親好當, 做一個好父親就不那麼容易了。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這話雖不那麼完全, 但它道出了父親對孩子的巨大影響。 關國心理學家曾經作過一項調查:一千名三年級的男學生, 由於二十四年前在家中均受到脾氣暴躁的父親的體罰, 二十四年後的追蹤結果, 發現在這些大多數已傲了父親的男學生中, 酗酒、打架、股打妻兒的現象, 要比對照組多出好幾倍, 犯罪率也相對較高。

母親, 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然而, 父親在兒童心理發育中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卻是母親難以代替的。 當孩子長到三四歲以後, 就已經不滿足于同母親一人的親近, 而開始對父親產生較強烈的感情意識。 這時, 加強父親在兒童養育中的作用, 對兒童正常的心身發育和健康成長, 都是極其重要的。

有些父親, 孩子一生下來, 就把教育孩子的一切, 全都推給母親。 自己袖手旁觀, 摸不關心, 好象成了局外人, 或藉口忙於工作事業。 這也是父親, 但對孩子來講, 他不是一個好父親。

那麼, 怎樣才能當一個好父親呢?

首先, 要培養孩子和自己的親密感情。 許多人雖然同在一個家庭生活, 但卻貌合神離, 彼此毫不相干。 很多子女只有在飯桌上才能見到父親, 有的甚至長時間見不到一面。 的確, 父親們總是忙忙碌碌的。

Advertisiment
儘管如此, 也應儘量抽空, 那怕是利用短暫的吃飯時間, 睡覺前時間多和孩子們一起談天說地, 啦啦家長,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的話, 切不可擺出一副父親的尊嚴, 只顧自己匆匆吃飯, 埋頭讀書、看報, 見到孩子非煩即斥。 此外, 還應注意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親自組織一些全家參加的娛樂活動。 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陌生, 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對自己的感情。

其次, 要做一個很好的聽眾。 如果在孩子小時, 你就能認真而耐心地聽他們談話, 那麼, 孩子長大後也自然會將內心的秘密向你傾訴。 假如孩子向長問短, 打擾了你讀書看報, 你也要耐心聽他們把話講完。 常言道:":嚴父慈母”。 這句古訓常常束縛著一些父親,

Advertisiment
使他們過子嚴肅。 當孩子放聲大笑或表演點鬧劇時, 有的父親也總是板起面孔。 要知道, 孩子們笑鬧時, 也希望父親與自己同聲歡笑, 共同享受這美好的時光。 這種歡笑無疑會密切父子之間的感情, 溝通父子間的心靈。 做父親的還要有一雙洞悉孩子心靈的眼睛, 要善於分析話中之音。 對孩子提出的問題, 耐心聽取, 認真作答。 總之, 父親應使孩子感到他們的行動引起了大人的注意和關心, 否則, 如果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家籠愉快和愜意的, 那麼, 他就會去尋求新的“安慰”, 將很快在別處找到感情的“歸宿”, 結交一些朋友。

再是, 要更多地鼓勵孩子。 假如孩子某件事做得好, 有了成績, 做父親的要及時表揚。 鼓勵是一種比發怒和責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Advertisiment
發怒和責罰弄不好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進取心, 而鼓勵則有助於增強孩子對未來的信念和勇氣。 當然, 對他們的缺點錯誤, 絕不能姑息遷就和放縱。 但在方法上要循循善誘, 若對孩子的缺點過於誇大, 小題大作, 就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自卑、膽怯的陰影, 甚至造成成年後也難以癒合的創傷。 要做到即是責備, 也應讓孩子體味到關切和疼愛。

而作為父親, 就應該抓住時機, 有針對性地, 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並且監督實施, 切不可在孩子面前隨隨便便, 不拘小節, 以致喪失父親應有的威信。

相關用戶問答